就业难度的进一步增加,仍没能挡住毕业生出行的脚步。《法制晚报》记者调查发现,今年有近7成90后毕业生并不急着找工作,而是打算先去旅行,其中近4成人的旅游经费主要来自父母。
此外,8成父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支持孩子的毕业旅行,但经费需控制在5000元以内。
关键字 本报调查
应届毕业生8成要旅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较2013年“最难就业季”的699万增长了28万人次,堪称“更难就业季”。不过《法制晚报》联合凤凰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0后毕业生们对于找工作普遍表现得很淡定。
在598名受访应届毕业生中,有近8成人打算进行毕业旅行,但仅有3成左右表示找到了工作,另有近7成人称不急着找工作或者有考研、出国等进一步安排。在旅行经费方面,有超7成毕业生表示,会将经费控制在5000元以内。至于经费的来源,有近4成人表示主要是向父母伸手。
调查数据还显示,毕业生多选择与同学朋友一起自由行,8成人选择的目的地为国内,6成人表示出游主要是为了“长见识”。
关键字 学生随性
玩一圈再说不急找工作
“关于去新马泰还是去印度、尼泊尔,我们讨论了很久,最后觉得东南亚不太安全,就决定去希腊看爱琴海。”90后李思雨(化名)和男友都是中国音乐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眼下他们最忙碌的事情不是找工作,而是策划出国旅行的线路,“我们俩目前都没找到工作也不急着找工作,先去玩一圈再说。”
记者从凯撒旅游了解到,希腊双人自由行至少要花3万元左右,这对学生来说显然不是个小数目。对此,李思雨毫不掩饰地表示会跟父母要钱,“我们算过了,总共需要花4万元左右,我负责向家里要1.5万元。”
来自工薪家庭的李思雨承认,一次从家里要出这么多钱并非易事,“我打算分两次要,第一次先要5000元,就说要请同学老师吃饭;等过一阵子再要1万元,作为旅行开销。”
“我们班里的同学,去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的都有,花上几万块很正常。我这才1.5万元,不多。”李思雨说道。
随后记者采访首都经贸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多名应届毕业生发现,与李思雨一样,不少人都有毕业旅行的打算。
“我找了小半年都没找到工作,出去旅行的经费也得向父母要,但绝不会因此放弃出游。”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的聂洋认为,工作随时都可以找,“毕业旅行可不一样,出了学校大门,就很难再和同学们聚齐了。”
关键字 家长宽容
子女啃老游家长多支持
调查结果显示,有超七成毕业生需向父母索要一部分旅行经费。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家长,其中有8位对孩子的毕业旅行投了“支持票”。“我当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没去旅游,一直后悔到现在。”李女士的儿子在化工大读书,她表示如果孩子毕业时想出去玩,自己在经济上一定会给予支持。
“我们这代人,毕业后一头扎进工作里,根本没想过要出去玩。到现在上有老下有小,连个完整的周末都过不上,更别说旅行了。”李女士笑着表示,如果儿子能带着女朋友一起去旅游,她会更支持。
与李女士一样,家长邢女士对毕业旅行也持赞同态度,“好工作本来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孩子有能力,旅游回来也找得到;如果本身能力不行,费再大力气也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别的同学都出去玩,如果我拼命逼着孩子去找工作,很可能会起反作用。”
当然,在支持孩子毕业旅行的同时,这8名家长都表示会将经费控制在5000元以内,“现在的孩子太能花钱了,给他个四五千都会觉得数目不大。我也不想太放纵孩子,毕业出去玩可以,但对赚钱不易的概念还是应该有的。”家长童先生说道。
关键字 无紧迫感
90后“独子”压力大更应积极求职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顾问王剑指出,90后这一代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家里人宠着,对于找工作、赚钱便没有形成紧迫意识。
“这些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家人都会尽可能地满足,所以这一代缺乏赚钱难、工作难的观念,缺乏动手能力,甚至有不少人大学毕业后还抱着继续‘啃老’的想法。”王剑表示,国外的孩子过了18岁便不再依靠父母供应,而中国很多孩子大学毕业后还在接受家庭提供的资金支持,因此家长不应该太娇惯孩子。
“实际上,在只有一个90后孩子的家庭,这种危机意识应该更早树立起来。因为在没有兄弟姐妹帮衬的情况下,一个人工作未来至少要供养两位老人,这种压力会远大于之前的几代人,所以90后更应该提早做好求职准备。”王剑说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