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失独家庭的困境成为关注焦点之一。失独现象是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特殊问题,随着失独家庭的不断增多,失独正成为一个亟待关切的社会问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妇委会从失独者的数量、失独现象产生的原因、失独者的特征、困境等方面对有关失独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为帮助失独群体走出困境提出了建议。
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越来越多。而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生命安全存在的隐患日益增多,由此造成了失独家庭数量的增长。据卫生部发布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以按年龄段人口疾病死亡率推算,我国15岁~30岁年龄段的死亡率至少为40人/10万人,由此估计,目前我国每年15岁~30岁独生子女死亡人数至少7.6万人,“失独”问题已成为一个日渐凸显的社会问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妇委会从失独者的数量、失独现象产生的原因、失独者的特征、困境等方面对有关失独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为帮助失独群体走出困境提出了建议。
在现有的学界研究中,对于失独相关的核心词汇没有明确的界定。本文引用三位学者在研究报告中的定义,分别界定失独者、失独家庭和失独群体。所谓失独者是指其独生子女因疾病、车祸、犯罪、工作、自杀、灾害等原因死亡,从而永远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其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且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年龄或其他原因他们不能或不愿再生育、收养子女。所谓失独家庭是指因疾病或意外而遭遇中老年独子夭折的厄运,并因年龄原因而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独自承担养老压力和精神空虚的家庭。所谓失独群体是指遵照国家独生子女政策的规定只生育了一个子女,而子女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疾病而不幸死亡的那些父母所组成的群体。
全国失独群体的特征
失独群体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根据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8年对原宣武区115户独生子女死亡家庭调查结果显示,该市失独家庭父母城镇居多,多是即将退休或已退休,主要经济来源是养老金,家庭人均收入为1095.75元。仅达到当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53%,属于低收入群体,且离婚、丧偶者居多。总体来说属于年龄偏大、孤寡偏多、收入偏少的弱势群体。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遭受失独的打击且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处于弱势,因此在精神上,失独群体也往往处于弱势,许多失独父母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长期心理压抑导致其不愿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意志消沉,极力躲避世俗人伦。长此以往,失独者本身所拥有的社会网络就逐渐破裂了。
失独群体的健康状况还未进入严重衰退阶段,老年失独者的健康问题较为集中。根据北京、上海、重庆等市的研究报告数据,目前失独群体尚未全部进入老年阶段,疾病问题不甚突出。健康状况还未进入严重衰退阶段。但仍有近80%的人患有不同类型的慢性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活质量。然而,随着失独群体的整体年龄不断攀升,健康问题将会逐渐地凸显出来,应该引起重视。
失独群体多数拥有社会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失独家庭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居多,基本享有社会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许多区(县)由财政出资为他们增加了额外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险等,保证了该群体享有相对较高的保障水平。
失独群体面临的主要困境
失独导致子女赡养功能缺失。突出表现在医疗困境、紧急救助及死亡丧葬等方面。中国传统思想中长期以来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很多父母倾其大半辈子的心血来照顾子女,子女的出生、教育、就业、婚姻、生子都一手包办就是为了到年老时能有生活的保障。而独生子女的死亡,使这些父母陷入了老无所依的境地。例如,失独老人住院、手术存在无人陪护、无人签字的问题;失独老人在出现突发疾病时,缺少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理的联系人;此外,在部分盈利性养老院办理入住手续时,为了规避风险,也需要子女签署委托手续,那么失独老人就面临被拒之门外的困境。
失独损害了家庭的经济功能。失独人群中不乏因子女生前疾病缠身而负债累累的,在子女离世后,还要继续偿还债务,因此陷入了经济困境。此外,在目前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的情况下,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且经济收入较低的失独老人,在日常基本生活支出上得不到保障。对于经济状况较好的失独者,因子女的离世而失去其财产的继承者,家庭的经济功能也因此受到损害。
部分失独家庭存在瓦解的隐患。根据实际情况,北京市现有的失独群体中60岁以上占51.2%,大多失去了二次生育的能力。在中国的家庭中,孩子往往被放在核心的位置,独生子女的死亡,对于有些家庭来说意味着家庭精神支柱的垮塌,父职和母职无法继续履行。当失独者在情绪极度压抑无法得到排解时,夫妻双方的矛盾就容易凸显出来,相互之间的埋怨增多,夫妻之间的感情很容易出现裂痕,已经不圆满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存在瓦解的隐患。
失独者情感无法得到宣泄带来心理问题。失独者的心理尽管有时很封闭,但是他们的内心其实是渴望有倾诉对象的。失独者的情感依赖无处寄托,长期情绪得不到发泄和倾诉,得不到有效的心理辅导,身心憔悴,非常不利于健康。他们容易陷入精神抑郁、自我封闭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失独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
失独者的增多导致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增大。由于失独者的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收入较低又缺乏劳动力,加之可能由于子女生前疾病而付出的大量医疗费用造成的大笔经济支出,许多失独家庭在子女离世后面临经济上的困境。而随着失独者年龄的上升,本身所需要的医疗和养老等费用就会增多,其经济上的困境会越来越严重,很多人不得不陷入贫穷。全国人大代表赵超在调查中发现,独生子女伤残的家庭,因医疗而返贫的家庭比例高达50%。由此推断,失独者数量的增多可能会成为导致国家贫困人口增多的因素之一。
独生子女的死亡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多数死亡的独生子女正处于青壮年阶段,在我国经济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情况下,这一年龄段的人正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失独者的增多,也就意味着我国的劳动力数量会有明显的下降,从而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失独群体的日益庞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失独家庭越多,失独所带来的问题越凸显,公众对于计生政策就越容易产生对立的情绪;其二,如果国家不能够有效解决失独问题,遭受丧子打击同时陷入生活困境的失独者就可能通过非理性手段来解决问题,从而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
(作者为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教授)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