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8日电(房产频道 孙建永)十多年前,随着第一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设立,我国住宅产业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近30年来,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进度缓慢,相关标准和技术落后,企业参与度不高。但是,随着近两年相关部门和企业对住宅产业化认识层次的提高,这种像搭积木、造汽车一样建房的梦想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缓慢
提到住宅产业化,很多业内人士及该领域专家将其概括为“像造汽车一样盖房子”。可以想象,如果以造汽车的模式来建房,势必将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工期、节约人工成本。如今,这样的理想正一步步趋近现实。
住宅产业化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然而进展却十分缓慢。对于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原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童仲悦曾介绍说,住宅产业化是1968年日本人提出来的,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和日本有关机构合作,推动起步中国的住宅产业化。
中新网房产频道梳理发现,从1994年的“国家2000年城乡小康型住宅科技产业示范工程”,到1998年建设部等部委出台《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再到1999年8月建设部和七部委一同起草的中国住宅产业化纲领性文件,住宅产业化的宏图远景清晰可见。
在上世纪90年代及此前,我国的住宅产业化应该处于一个徘徊期,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此前在接受中新网房产频道采访时说,在上世纪90年代,很多龙头企业到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考察,发现他们的建造方式非常先进,于是就想要学习,但是很难落地,因为国内没有试点的项目。
随着上世纪末中国住宅产业化纲领性文件的出台,本世纪的前十年,中国的住宅产业化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但是进展仍然缓慢。提到原因,文林峰解释说:“一个是现在住房建设领域迅速发展,需求量很大,什么样的房子都能卖出去,又赶上当时用工成本比较低,所以大家不去探索如何提高科技进步,只用最简单、粗放的方式建房子,所以十年多的时间都是这样发展过来的。”
然而随着人工和建材成本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建筑质量和品质要求的提升,粗放式的建造方式下,房子很难再卖出去。据文林峰介绍,近两三年中国住宅产业化出现快速发展的局面,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各个行业,对住宅产业化的认识层次在不断提高,出台的鼓励政策越来越多,参与的市场主体越来越多,这几年呈现快速发展的局面。
从2011年开始,我国的住宅产业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每一年都有跨越式发展。2012年,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要求,要积极推动住宅产业化。按文林峰的说法,“住宅产业化的春天真的到来了。”
住宅产业化仍然是少数企业在参与
2002年4月,我国首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在天津通过专家论证,基地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住宅产业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先后有多家企业被认证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据了解,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开发企业联盟型(集团型)、部品生产企业型和综合试点城市型,目前,在全国先后批准建立了50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今年2月13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向河北省建设厅发函,将卓达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确立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这也是全国第50家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据了解,历年来被确立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房企还有万科、南京栖霞建设、新城地产、天津住宅建设、北京金隅等知名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30多年住宅产业化探索中,市场参与主体还很少,“可能全国数出来也就是一百家企业在做这方面工作,跟上万家、几十万家主体来说还是非常少。”文林峰说。
通向实现住宅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路并不平坦,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提到相关制约因素,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给出了答案:“技术标准滞后、建造成本偏高、项目建设管理体制不利于工业化住宅发展是三大瓶颈。”
近日,新华网援引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总工程师张芸的观点称,“专业工人太少,构件厂发展太慢,无论技术还是生产规模都跟不上。住宅产业化的脚步仅靠少数企业来推动是不够的。”
我国住宅产业化成效初显
我国的住宅产业化之路虽然曲折难行,依然在部分企业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我国首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天津建工集团二建公司,在第一年时间里钢结构住宅的年生产能力提高了3倍,开工量翻了一番。
据万科公司对中新网房产频道介绍,万科摸索和实践住宅产业化已有十多个年头,从2007年开始推广工业化建造方式以来,工业化开工面积逐年持续增长。2013年新开工工业化面积为698万平米,工业化开工占比为42.37%。
在住宅产业化推进工作上,绿地集团日前联合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发布了中国首个“百年宅”产品。“‘百年宅’产品的问世具有革新意义,将真正实现住宅产品的长寿化、产业化、低碳化、品质化。”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
另外,目前正在大规模推进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也为建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近日,北京青年报的报道称,北京首部住宅全装修设计地方标准,即《住宅全装修设计规范》开始编制,预计年内完成明年实施,使住宅产业化设计实现100%。全装修与“像搭积木般盖房子”的住宅产业化“捆绑”在一起,将率先在北京的保障房建设中同步推广实施。
在“十二五”期间,全国将建造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这为住宅产业化提供了最佳的试验土壤。据了解,一些领先的住宅产业化企业在各地进行工业化住宅的保障房项目,如深圳万科龙华保障房、合肥宝业天门湖公租房、南京大地汇杰新城保障房、上海城建浦江鲁汇基地保障房,尤其是上海城建的浦江鲁汇基地房,其中一幢保障房的PC化率达到70%以上,代表了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最高水平。(中新网房产频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