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似乎一眨眼就过完了。每到假日最后一天,“吐槽”声总是此起彼伏——“连上六天班的日子开始了”“第一天和第三天都堵在路上,本质上就游了一天”“年假?探亲假?早都给‘挂起来’了”……休个假,为何休出如此多的“吐槽”?根源在哪里?该如何破解?
吐槽1 “休三天干六天,这是‘挪’还是休?”
“正常作息都被搞混了,更累,还耽误了工作。”不少民众反映,以“挪假”的方式来休假,其实大部分休息时间都被“找补”了回来,没有太多实际利好,“放三天假搭进去一个周末,放七天假搭进去两个周末,有劲么?”
全国假日办2013年在多家门户网站同步发起一项调查问卷,其中新浪网在问卷发布两天后的统计数据显示,有超过57%的网友认为不应该保留调借周末形成的黄金周,超58%的网友认为无必要将一天的节日调借周末形成三天长假,“这是拿我们自己的周末忽悠我们过节。”
“事实上这种挪出来的小长假难以满足出游需求,而节后的‘六连上’‘八连上’又容易让公众产生疲劳感,生产效率大打折扣。”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蔡继明说。
吐槽2 “去一天回一天,可怜兮兮剩一天”
在浙江工作的基层公务员王小安(化名)老家在河南,三天的假期让他很苦闷。“回家路程至少一天,三天假期路上就花掉两天,去一天回一天,可怜兮兮剩一天。”
全国假日办“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中,新浪网获取的一份实时调查结果显示,有80%以上网民表示对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不满意。
武汉大学旅游发展与营销中心主任熊元斌指出,基于流动性距离比较远、出行时间集中的现实国情,两三天的假期难以满足老百姓的实际需求。
安徽大学旅游系主任李经龙建议,可以改变“一刀切”的一天式和三天式放假,适当根据传统文化差异和人们的习俗作出调整。“比如中秋假期,在传统文化里是家庭团圆的日子,返乡人口多,全家出游也多,可以适当增加假期。”
吐槽3 “假期?章程里倒是有,敢休吗?”
“假期?‘挂’在章程里的倒是时间很充沛,可是我们敢休吗?能休吗?”不少民众“吐槽”,假期都成了“挂在墙上,写在书里,休在梦里”,媒体及各门户网站多次报道及问卷调查显示,“带薪休假”落实状况堪忧。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斌指出,带薪休假制度在中国无法得到完全落实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文化观念的影响,“中国目前的文化环境,是要充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进行生产建设,是一种拼搏的文化,而不是休闲的文化。”李斌认为,全社会都在倡导勤奋,但应当意识到,并不是只有昼夜不分、马不停蹄才是勤奋与认真的标准。
另一方面,保障制度的缺失是带薪休假难落实的关键。“美国每个员工都有年假,可以休也可以不休,如果不休,假期加班是没有收入的,这就是以制度来鼓励员工适时休假。”李斌说,另外,中国的工会机制功能不够强大,“当休假的请求被驳回,或者休假影响了员工的薪酬、上升空间甚至职业稳定性的时候,维权力量不够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