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永靖5月16日电 (记者 丁思 甄馥睿)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韩高培15日接受记者采访介绍,因资金匮乏,该地质公园内大量恐龙足印遗迹在揭露后只能采用沙土填埋、塑料薄膜覆盖的“原始方式”进行保护,并遭受风吹日晒、雨淋雪蚀的“惨境”,使得该珍贵自然遗迹面临着风化、侵蚀、黄土塌方掩埋等多重威胁。
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水库库区北岸,地质公园以成群的恐龙足印为主体,科研价值极高。该遗迹于2001年11月18日被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12月4日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10月5日揭碑开园,向世人开放,被誉为中国古生物的“伊甸园”,成为永靖县继炳灵寺石窟、刘家峡水电站、黄河三峡之后的又一张名片。
截至目前,该公园已揭露面积达2800平方米,共有恐龙足印10类172组1831个,经国内外专家鉴定,这些足印清晰度之高、足印之大、种类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其中一个长1.5米、宽1.2米的足印,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足印。
韩高培介绍,该公园已经发现了10处足印化石点,“但建设保护棚实施专业保护的仅有一处”。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公园修建了一座保护棚对一号足印化石点进行重点保护,棚区内的足印化石“足印清晰分明,大小深浅不一,立体感十足”,足印的表面被刷上一层保护膜。
二号足印化石点是该公园内足印面积最大的一个,总暴露面积1200平方米,产出101组共1383个足印。现场,记者看到该地被一片由白色塑料薄膜覆盖,装有沙土的编织袋放置在薄膜的四周边沿。
韩高培说,二号足印点自开挖已有8年了,一直沿袭着过去的保护方法,即先用沙土掩埋,然后在其表面盖上一层塑料,“塑料经过太阳照射、雨水冲刷后容易破损,半年需要更换一次,这种简单的保护方式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该公园4、6号坑点的恐龙足印遗迹也采用沙土填埋的方式,而一些自然裸露在外的其他古生物、节肢动物和虫迹化石,至今仍遭受着风水日晒、雨淋雪蚀,风化十分严重。
韩高培还介绍,由于无上下水设施,该地植被稀少,地面裸露,水土流失极其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也不利于恐龙足印群的保护。
据介绍,刘家峡恐龙足印群,保存十分完整和清晰,立体感强。同时,在同一岩层层面上还保存有恐龙卧迹、尾部拖痕及粪迹等,构成了足印、卧迹、拖痕和粪迹共存的场面,非常独特。
韩高培说,恐龙足印化石是研究恐龙生理和生活习性的珍贵材料,其形态、排列方式和组合特征能够真实地反映相当一部分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如个体大小、运动方式、生活方式等,为研究恐龙生活环境和生物类别提供重要依据,希望能够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保护这些举世罕见的“东方瑰宝”,让它们充分发挥科研价值和展览价值。
作者:丁思 甄馥睿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