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已打响反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战役,但却在广东省遭到抵制。
据路透社5月13日报道,广东省有60多家制造商不愿参加去年启动的碳排放交易计划,说该计划不公平,而且太烧钱。
这60多家企业约占碳排放交易计划所覆盖企业的四分之一。报道称,这些企业与广东省政府之间的对峙凸显了一个事实,即中国推行绿色政策困难重重,即使在“向污染宣战”后也是如此。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一年来已在6省市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推出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计划,届时中国将超过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欧盟去年的碳排放交易额约为360亿欧元(约合500亿美元)。
报道认为,但是,随着中国摆脱“不惜一切代价求增长”的模式,试图对污染严重的企业严加控制,广东省遭遇的那种挫折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
在广东省,企业在碳排放交易过程中需购买3%的配额(竞买底价为每吨60元人民币),另外97%的配额免费发放。
然而,当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日前完成广东省2013年度第四次配额有偿发放竞价活动的第三批拍卖时,数据显示,在该计划涉及的242家企业中,仍有64家尚未获得有偿配额。
报道称,中国的空气、土壤和水污染在国内引发众怒(中国每年有50万人因空气污染过早死亡)。同时,由于碳排放形势日益严峻,国际社会也不断对中国施压,迫使其治理污染。
不过,中央政府向污染宣战却让制造商深感头疼,很多制造商面临严重亏损。
政府针对不同地区的规定宽严不均也让一些人叫苦不迭。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新创最近在一个会议上表示,一些地区面临的环保成本是另一些地区的两倍。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介绍,2014年一季度中国大中型钢铁厂共计亏损23亿元人民币。污染成本上升至少是其中的部分原因。(编译/金进龙)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