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解放军报报道,在广州军区司令部军训部采访,部长郑国跃的话令记者难忘:作战问题研究重在紧盯未来;不能用过时的思维去研究昨天的战例。
他说,之前他们已经编印下发了《信息化条件下外军战例汇编》,收录了信息化条件下外军7种作战样式共20个具体行动的战例。
谁看得更远,谁就能赢得更多的主动。岭南三军官兵说,战斗力标准是动态的、发展的,不同战争形态的战斗力标准完全不同,树立起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军人的目光始终要瞄准下一场战争。
红蓝双方刚一交手,“常胜将军”即遭“秒杀”。擂台上的偶然,实则是现代战争发展的必然
今天的演兵场,还有多少刻舟求剑的痕迹
西北大漠,一场红蓝对抗上演。
曾创造空中格斗奇迹的红方,起飞4架战机向交战空域逼近,期待重演一次近距完美攻击。
“红方被击落!” 孰料,阵势尚未摆开,仲裁组已宣布对抗结束。
走下战机,红方飞行员心有不甘:“仗还没打,怎么就判我们败了!”
仲裁组给出解释:此次对抗完全按实战要求展开。在红方准备近距接敌展开攻击之前,蓝方已经利用先进战机的机载雷达把超视距外的红方战机锁定,完成了攻击任务。
“他们这是不按套路出牌!”红方不服,“如果按照传统近距空战的规矩对决,败的一定是他们。这个结果纯属偶然。”
蓝方根本不买账:你们想得太天真了。我们装备的是具有超视距功能的先进战机,凭什么你让我将“一把好枪”用成一根“烧火棍”,和你近距“肉搏”?
红方哑然无语。
擂台上的偶然,实则是现代战争的必然!这次空中对抗结果,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未来战场瞬息万变,如果还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作战理念,必然犯下刻舟求剑的错误,付出难以估量的代价。
习惯养成难,改变习惯更难。在机械化半机械化战争时代养成的作战思维、行为习惯,要在迈向信息化战场的途中一扫而光,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在广州战区三军部队采访,演兵场上依然可见昨日战争的过时痕迹。
—广州军区机关的同志说,这几年,在战役层面研究的都是立体登陆突破、精兵机降破袭,而到了部队战术层面,平时关注和训练最多的还是如何层层破障扫残,一梯队、二梯队平面突击。
—许多部队都引进或自行研制了很多先进的训练模拟系统,训练对抗逐步实现了模拟化。然而,许多系统模拟的还是以往的战争、传统的摆兵布阵,新瓶子装的是旧酒。
—有的人嘴上说想信息化、盼信息化,但骨子里看重的还是“铁流滚滚”,而对信息手段的运用兴趣不大、知之不深、招数不多。
“我们不能嘴上说着明天的战争,行动上却准备着昨天的战争。”采访中,有军事专家说,时至今天,不少部队指挥员一说到现代战争,言必称“海湾”。其实海湾战争已经过去了20多年,就连伊拉克战争也远离我们10年多了。如果我们打赢的目光不能远眺,甚至只懂得回头看不知道向前看,那我们的战斗力标准就会与我们可能面对的战争南辕北辙,渐行渐远。
战争的奥秘决不会被轻易揭示。探索现代战争制胜机理,不能喊口号、贴标签、概念化—
拨开战争迷雾,找准战斗力标准的时代坐标
现代战争是个什么样子、怎么打、怎么指挥?调研期间,几乎每名官兵都能说上几句,诸如信息主导、体系支撑、联合制胜,等等;还有的认为,演练中多个兵种协同,搞个复杂电磁环境、加个电子干扰就是现代战争了;有的把简单的训练课目更换等同于信息化条件下的训练,喊口号、贴标签……
一路走来,记者思索:为什么有的人嘴上说的是打赢明天的战争,实际准备的是昨天的战争?
其实,从军委领导的讲话和军事专家的论述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深层次原因是对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缺乏认识。有的仅仅是把一些概念、观点当成制胜机理,甚至代替对现代战争的研究。
战争的奥秘决不会被轻易揭示!像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会烙上时代的印迹一样,战争也会沿着信息化的轨道不断蜕变。第二炮兵某旅参谋长张艮胜说:“虽然我们目前仍无法全面准确地描绘出未来战争的真实面貌,但它的演变仍会呈现出一些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趋势和特征。”
张艮胜拿出一本《艰难一日》说,外军已经有了探索的先例,像战术行动、战略保障、平台作战、体系支撑等等,都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显著特点。
广州军区某特战旅刚刚提出“体系支撑、精兵夺要”作战理念时,不少官兵也是一头雾水。有人说,“体系”这个东西长什么样?看不见,摸不着!
去年盛夏,这支特战劲旅受命参加跨区机动战役演习,关键时刻,特战分队依靠战区搭建的信息体系支撑,成功实施远程侦察,为“中军帐”提供了可靠的情报保障。官兵们感慨:我们不再是过去扔出去的“飞刀”,而是从体系之躯伸出去、能够精确制导的“尖刀”。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战争,一个时代战争有一个时代战争的标准。采访中,官兵们说,未来战争已不可能按照历史的图纸去复制、描述,我们应着眼未来的作战需求和作战对手,找准战斗力标准的时代坐标。
增设指挥席位,扩大作战视野。一个地空导弹旅作战指挥室超前设置,为下一场战争预留“接口”—
紧盯明天起跑,着眼未来准备
在广州战区采访,一个地空导弹旅的作战指挥室让记者大开眼界。
偌大的电子沙盘上,明暗交替、全疆域的地理坐标随调随用。轻点鼠标,一个固定点的地形、方位、高度等诸多数据立刻呈现在眼前。
一个旅级单位的作战指挥室,作战的视野由区域防空延伸到了全疆域机动防空作战,指挥、参谋席位由旅本级所需大大拓展。
旅长聂笋说:“我们的作战指挥室,既能完成旅级战术规模的作战指挥演练,又能开展一场战役规模的防空作战指挥演练,多预设的指挥席位和全疆域的电子沙盘,是为指挥未来作战预留的"接口"。”
无独有偶。驻守岭南的海军某陆战旅,也没有把目光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
今年2月,该旅千里机动到北疆某综合训练基地,开展组建以来的首次成建制赴寒区训练。他们按照模块整合的作战理念,把步兵、装甲兵、特种兵灵活编组,从后台打向前台,从配角变为主角。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该旅的训练场不断拓展,从南海岛屿到深蓝海域、从热带丛林到寒区大漠,力求实现由“单一结构”向“多元合成”、由“重点方向”向“全域作战”、由“战术配合”向“战役突击”、由“粗放行动”向“精确打击”的跨越,目的就是为了与未来战场对接。
紧盯明天起跑,着眼未来准备。官兵们说,谁也无法清晰描绘下一场战争的样子,谁也无法准确预测下一场战争的打响时间。然而,作为军人,谁都应该、也必须为下一场战争做好准备。
广州军区某陆航旅着眼未来使命任务,紧贴实战探索创新陆航大机群作战运用方法;广空组织歼击机编队远海低空突袭,探索复杂环境下海上突防战法;第二炮兵某旅在淋雨、强光、复杂电磁环境下组织实弹发射……
地平线远在天边,起跑线就在脚下。记者相信,只要三军官兵都能紧盯未来,起早赶路,一步一个脚印,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突破,我们这支军队必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记者 费士廷 李建文 王雁翔)
作者:费士廷 李建文 王雁翔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