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就像小宝宝,需要细心呵护 |
奶牛繁育,是一项极为核心而细致的工作。日前,记者深入伊利大阳、哈沙图、金磁等多个牧场采访,见证了奶牛繁育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正是因为一代代优质高产奶牛的不断繁衍生息,最终成就了伊利高品质牛奶的“源头活水”。
跨国联姻科学育种
伊利牧场被趣称为“小型联合国”。这里的奶牛是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乌拉圭等国引进的荷斯坦良种,俗称“黑白花”。这种奶牛原产于荷兰和德国,以产奶量高著称,占全世界奶牛数量的90%以上。
“这里的奶牛一代比一代强!”伊利哈沙图牧场场长赵国梁的言语中流露出对奶牛优良品种与科学繁育的自信。
据介绍,伊利到国外选择奶牛,主要是看其体型、肢蹄、健康指数等指标,甚至是难产系数等,选择标准自然是优中选优。
为了防止近亲繁殖,伊利所有牧场都采用“跨国联姻”。如果奶牛是从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引进,那么冻精就会从美国、加拿大和德国进口,犊牛的“双亲”分别来自南北两个半球。
而且,伊利牧场在奶牛繁育方面,还要根据奶牛的具体性状,为其找到最合适的冻精,既要让后代继承妈妈的优良基因,还要克服某些固有弱点。“比如说,新西兰的奶牛个头偏小,产奶量相对较低,但牛奶的理化指标高,对这种奶牛,就可以为其匹配美国冻精,适当降低理化指标,增大体型、提高产量。”赵国梁说。值得一提的是,在伊利牧场,这项工作已经具体到个体奶牛。
据赵国梁介绍,美国荷斯坦协会对各种冻精都有严格的后裔测定,即测量其后代的各种指标,包括体型、产奶量、牛奶的理化指标等,只有经过这一测定的冻精才可以使用。
伊利牧场育种师告诉记者,这些冻精都已通过电子手段完成了染色体分离,可以保证母犊生产率达到95%以上。在为奶牛育种前,所有的冻精都要保存在零下195度的氮罐中,取出后必须在45秒之内、温度达到35度左右时完成育种工作,否则就会影响育种成功率。据了解,目前伊利牧场的奶牛育种成功率与国外先进水平已不相上下。
孕期护理关怀备至
在记者采访的几家牧场里,经常可以看到奶牛的尾根处被蜡笔涂上红色,偶尔还会看到奶牛之间的“趴胯”行为。
趴胯’是奶牛发情的表现,涂在奶牛尾根处的红蜡可以帮助饲养员判断其是否发情,因为如果被多次‘趴胯’,红蜡的颜色肯定会变淡。”大阳牧场场长许燕飞告诉记者。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发情期,伊利牧场正准备在奶牛腿上安装计步器,因为处于发情期的奶牛走动会更加频繁—这也是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发情监测手段。
在金磁牧场的奶牛育种区,育种师熟练地打开氮罐取冻精,氮罐中旋即冒出一股股白色的气雾,那是液态氮遇到空气之后的自然反应。育种师迅速盖好罐口,数十秒内完成育种,整套动作有条不紊、一气呵成。
完成育种后的42~45天内,育种师要对奶牛进行第一次孕检。确认怀孕后,在第90天左右再做第二次孕检,查看胎儿发育是否正常。产犊前60天,牧场将停止对其进行挤奶,让其恢复体能,提高免疫力,为产犊做必要的准备。在伊利牧场,奶牛“准妈妈”们有着专为它们开辟的独立空间,并得到特别的照顾。
在保证犊牛健康发育的前提下,牧场尽可能为其提供更多粗纤维饲料,促进瘤胃的发育,除了防止产后真胃出现“胃移”的情况,也能保证奶牛产后有更好的食欲,吸收更多营养,满足“月子期”的身体恢复和产奶需要。
“产前21天,牧场就要对‘准妈妈’的饮食起居进行特别护理,一方面要定期检查,查看是否有流产征兆。还要对乳房进行消毒,防止发生乳房炎。”许燕飞介绍说,除了产前护理外,在“临盆”后的21天里,奶牛需要每天测量体温,对瘤胃进行听诊,观察是否有产道拉伤和感染情况,以及胎盘是否脱落、排泄是否正常等等。
据介绍,奶牛产奶后1个月到40天左右,产奶量即达到高峰,但采食量远未达到峰值,这被称为“产后能量负平衡”,即采食量不能满足产奶需要。其中会有12%的奶牛掉膘,因为奶牛的“母性”会使它们调动全身机能尽可能地多产奶,这时候就需要为其提供更多精饲料。60~80天后,采食量和产奶量会达到“双高峰”,这时候的奶牛妈妈将是牧场产奶的“绝对主力”,会得到最好的照顾,可以享受营养价值最高的可口美食。
犊牛培育尽显温情
在伊利大阳牧场的犊牛岛,一排排精心制作的“窑洞”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中—这是刚出生的犊牛的乐园。
“窑洞”的材料很特别,既可以保暖,又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而且在“窑洞”顶部和后面还有类似“空调”的通风装置。在这些“冬暖夏凉”的窑洞地面上,还垫有20公分厚的麦秸草,那是犊牛松软的卧床。
“犊牛出生半小时内,就要被送到这里,给它们提供最好的照顾,除了用牛宝宝专用的‘爽身粉’进行脐带消毒外,还将喝到高品质的牛初乳。”许燕飞介绍说,这些牛初乳的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比重要达到70%~80%,能提高免疫力。如果犊牛在冬天出生,饲养员还会为其穿上马甲,防止感冒和腹泻。
在犊牛岛,牧场为犊牛提供的牛奶温度要与正常母乳温度接近,让它们感受到“牛妈妈”的温暖。对于出生后不太会吮吸的犊牛,饲养员还要用类似奶牛乳头形状的手指来引导,这样反复几次后,犊牛即可学会饮奶。出生的5~7天,牧场还会为其提供营养丰富的犊牛颗粒料,刺激其瘤胃发育。
据了解,出生后的15~20天,是犊牛成长的关键期,这时候它们的被动免疫力降至最低水平,而主动免疫力又刚刚开始提升。这时候犊牛最脆弱,所以要为其提供更多的牛奶,以快速提高犊牛主动免疫力。平时,饲养员还要注意观察犊牛嘴唇的干湿状况,必要时用鼻唇镜进行测量,发现不正常就及时检查病情。
除此之外,定期晾晒、清理并用石灰进行消毒的卧床,为犊牛提供了干燥、卫生的环境。餐前和餐后都要认真清洗的饭盆,确保了犊牛的饮食安全。
记者到犊牛岛时,犊牛们丝毫没有“认生”的感觉,纷纷凑上前做亲昵状,稍微胆小些的犊牛也只是好奇地看着,眼睛里完全没有恐惧。“在饲喂过程中,饲养员时刻注意犊牛的‘性格培养’—绝不高声喝令,更不能暴力对待,而是声音轻柔、动作亲昵,培养它们对人的信任感,在这种和谐环境中成长,犊牛长大后也便于管理。”许燕飞说。
犊牛出生半个月以后,就要被集体转移到更宽大的牛舍里,开始“社交”活动。赵国梁把这形容为“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每次喝完香喷喷的牛奶后都意犹未尽,互相吮吸着对方嘴角上的残余,而且还咂咂作响。那集体摇着小尾巴“打啵儿”的场面不禁让人捧腹,从中也可以明显感受到“小朋友们”成长的快乐……
据了解,国内犊牛成活率平均值在97%左右,而在伊利牧场里经过精心护理的犊牛,则有着更高的成活率,绝大多数牧场都达到了99%以上,个别牧场甚至长期保持着100%的最高纪录。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