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日本长崎6月5日电 (记者 王健) 中国前国务委员、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会首席委员唐家璇5日在长崎强调,当务之急是要妥善处理历史和钓鱼岛问题,把中日关系尽快稳下来。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日关系研讨会当天在日本长崎市开幕。唐家璇在开幕式上代表中方委员会作了主旨发言。
发言全文如下:
正本清源 标本兼治 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
—唐家璇在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日关系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
(2014年6月5日,长崎)
今天,第五届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日双方委员相聚在长崎,就中日关系进行交流研讨。首先我代表中方委员会,向以西室泰三首席委员为首的日方委员会以及长崎县有关方面为本次会议所做周到准备和安排表示衷心感谢。
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作为中日两国政府的咨询机构,成立30年来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届委员会成立四年多来,经历了国际地区形势风云变幻和中日关系跌宕起伏,双方委员会迎难而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双方委员也积极发挥各自所长,认真履行职责,在不同领域身体力行促进中日友好。我要借此机会,对双方委员的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前中日关系面临严重困难,其负面影响波及两国政治、经济、人文等各个领域。两国各界有识之士对此都深感忧虑。越是在困难之时,越需要发挥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的作用,这是双方委员会的共同心声。这次我同中方委员们一道,怀着促进中日友好的坚定信念,抱着推动两国关系改善的热情而来,由衷地希望能同日方委员坦诚对话沟通,为推动两国关系早日重返正常发展轨道积极建言献策。
同事们,朋友们:
作为见证了中日关系半个世纪发展历程的过来人,我对当前两国关系局面深感痛惜的同时,也一直在思考破局解困之道。借此机会,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算是抛砖引玉,欢迎各位委员批评指正。
中日是近邻,两国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历史,近代以来也有过一段侵略与反侵略的惨痛经历。当前中日关系既有历史感情纠葛,也有现实利害冲突,高度敏感复杂。近年来两国关系起伏不断,各种矛盾问题多发,陷入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严峻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从根本上理顺中日关系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双方从思想认识到实际行动上都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想这项工作可以用8个汉字来概括,就是“正本清源,标本兼治”。
所谓“正本清源”,意思就是要恢复事物的本来面目,回归问题的本质。处理中日两国这种极其复杂的关系必须有一些双方都认真遵循的基本准则,这就是两国关系的“源头”。邦交正常化近42年来,中日关系取得巨大发展,其重要基础就是1972年两国恢复邦交时两国政府和领导人达成的一系列重要谅解和共识,以及《中日联合声明》等四个政治文件中规定的各种原则精神。无论是前年的所谓“购岛”事件,还是去年底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要害都在于对上述原则和精神的严重背弃。
日方有些人常说要回到战略互惠关系的“原点”,这固然不错,但战略互惠关系是对邦交正常化精神的发展和延伸,离开邦交正常化的原则和精神,战略互惠关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处理中日关系,需要我们严格遵循中日间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精神,重新确认邦交正常化的“原点”。什么是中日关系的“原点”,我的理解是三个关键词:
一是“以史为鉴”。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深重的灾难,也使日本人民付出了很大代价。战后中日关系的重建首先是建立在日本深刻反省那段历史的基础之上的。中国人民决不允许任何人开历史倒车,走回头路。
二是“求同存异”。要是没有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着眼大局和长远,以高度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克服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妥善处理了历史、台湾、领土争议等诸多矛盾分歧,中日邦交正常化就无从谈起,中日关系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巨大发展。
三是“世代友好”。现在有些人说“中日友好”过时了,也有人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达成的东西行不通了,我对此不能认同。友好是中日关系两千年不变的主题,是最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不二选择,是两国交往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留给我们的最大启迪和宝贵财富。中日世代友好的大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倒。
邦交正常化40多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表明,只要严格遵循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精神行事,中日关系就能顺利发展;相反如果违背上述精神行事,两国关系就会出现波折。当前尤其需要两国政府、领导人、政治家和各界有识之士认真重温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规定,切实回到邦交正常化奠定的原则和精神上来。
同事们,朋友们:
当前中日关系既面临紧张的现实问题,也受到一些深层次矛盾的困扰,推动两国关系实现改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标本兼治”。这个四字成语是中医学术用语,说的是治疗疾病既要看表面的病症,又要找准病症的根源,只有在此基础上综合用药才能彻底治愈。
所谓“治标”,就是不能回避影响两国关系的突出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妥善处理历史和钓鱼岛问题,把中日关系尽快稳下来。
—历史问题事关13亿中国人民的感情。我们反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一是因为其中供奉着直接策划和指挥侵略战争的甲级战犯;二是因为靖国神社至今仍然坚持并公然宣扬“侵略无罪、战争有理”的错误史观。对深受日本军国主义之害的亚洲邻国而言,这个问题绝非日本国内问题,也不是所谓涉及宗教信仰的“心灵问题”,而是事关亚洲受害国的民族尊严,关系到历史正义和人类良知的重大原则问题。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包括长崎市民在内的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中国历代领导人都主张要将对侵略战争负责的战争领导人同广大日本人民区别开来,反复强调牢记历史的目的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要铭记战争教训,防止悲剧重演,更好地开创未来。现在的问题不是中韩等亚洲邻国揪住历史问题不放,而是日本自己不愿正视过去,卸下历史包袱。我们希望日本政府和领导人能从与亚洲邻国关系大局和日本自身长远利益出发,真正按照中日联合声明的精神同军国主义划清界限,以诚实的态度履行历届政府反省侵略历史的表态和承诺,以实际行动妥善处理有关问题,取信于亚洲邻国。
—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中方的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我无须在此重复。过去几十年来,双方基于两国领导人在邦交正常化谈判和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时达成的谅解共识,妥善处理这一问题,使这个问题没有成为两国关系重建和发展的障碍。2012年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坚决反对,执意购岛实施“国有化”,打破了上述现状,迫使中方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己的立场。
领土问题在任何国家都高度敏感,非常容易牵动民族情绪,不应轻易触碰。如借此渲染外部威胁、甚至说中国“以实力改变现状”、人为制造紧张对立更是不负责的“玩火”行为。中方在领土主权问题上没有退让的余地,同时我们始终主张并积极致力于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问题。我认为两国老一辈领导人40多年前达成的重要谅解共识对双方今天处理钓鱼岛问题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只有正视现实,直面问题,相向而行,拿出超越立场分歧的智慧,才能找到重新管控争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避免这一问题对两国关系形成长期干扰。
同事们,朋友们:
记得在委员会上次全体会议上,我曾提出中日关系要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双方下大力气推进政治互信和国民感情两大系统工程,实际上这就是如何“治本”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扭转两国关系当前局面,需要双方认真思考和解决认识上的问题,并采取持之以恒的行动。
第一,双方要重新确立相互认知和定位,从根本上解决彼此是伙伴还是威胁,是机遇还是挑战的问题。
日本战后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积极支持,为地区的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方对此一贯予以积极评价。当前我们对日本政治右倾化和军事安全政策走向表达关切,是关注日方是要继续沿着战后确立的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还是要改弦易辙摆脱战后体制。我们始终视日本为重要合作伙伴,希望同日本共走和平发展道路,共谋亚洲振兴繁荣,在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这正是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精髓。
如何同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打交道,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中国的发展为机遇,越来越重视加强同中国的合作。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政治制度、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截然不同,有人说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必然要走向对抗。而现实情况是尽管两国还存在不少分歧、问题,但中美领导人决心打破这种“历史宿命论”,正在致力于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美国领导人多次表示,美国欢迎一个成功、强大、稳定、繁荣的中国。遗憾的是,我感觉现在日本国内谈论中国“机遇”的人少了,渲染“中国威胁”的杂音和妖魔化中国的动向多了。这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符合日本自身的利益,值得日本各界有识之士深思。
2008年胡锦涛主席访日期间,中日双方发表第四个政治文件明确提出,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相互支持对方的和平发展”。这一重要政治共识能否真正转化为两国社会的广泛共识,指导双方的政策和行动,在当前形势下尤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二,双方要重建政治安全互信,以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安全观化解战略安全疑虑。
当今世界大势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时代潮流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世界各国日益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时,突出意识形态色彩,动辄以价值观划线,以军事同盟主导地区安全事务,显然是逆时代潮流而动,不仅不能解决自身面临的安全课题,反而可能引起更大的麻烦。我们不能身体进入了21世纪,思想还停留在零和博弈的冷战时代。
诚然,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地区热点和局部冲突层出不穷,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中方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主张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通过对话合作实现地区各国的共同安全。中日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和世界重要国家,对于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引领区域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共同肩负着重大责任,应该发挥重要的建设作用。
历史经验教训反复证明,中日“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两国决不能走对立对抗的老路,更不能重演兵戎相见的历史悲剧。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我们从自身根本利益出发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对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从维护国家安全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度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不针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任何国家。我们希望日方同其他众多国家一样,以理性和善意的态度对待中国的发展,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同中方对话沟通,共同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三是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强化利益纽带,改善民意环境,为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多年来形成的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民间交流合作是中日关系发展最坚实的基础和最重要的推动力。当前两国民众彼此好感度降至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很大程度缘于相互了解和认知出现偏差。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国民众不重视中日关系了。调查显示,仍有超过7成的两国民众认为中日关系重要或十分重要,希望两国关系得以改善。我认为,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双方越要坚定中日友好信念,多做实事,多释放积极信息。当前形势下,双方应排除干扰,大力推进新闻媒体、文化、地方、青少年等各领域交流,努力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在继续推进传统经贸合作的基础上,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和各自发展需要,深化两国能源环境、财政金融和高新科技等多边领域的合作,继续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使两国人民不断享受到中日合作的实际成果,吸引越来越多的两国民众支持中日关系的发展。
同事们,朋友们:
我们此次选择在长崎举行研讨交流活动,具有不同寻常的重要意义。长崎自古就是日本对外交往的重要门户,在中日关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邦交正常化以来在对华交往上一直走在日本各都府县的前列。我们借长崎之地探讨中日关系,既是希望弘扬中日友好的光荣传统,向两国社会传递中日友好的正能量,同时也希望汲取民间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凝聚共识。我真诚地欢迎日本各界人士积极为中日关系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尽管当前两国关系处于逆境,但我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因为中日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这样神圣的事业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光明终将战胜黑暗,我们有信心和耐心等待历史的评判。
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作者:王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