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12日报道
外媒称,想想看,你的街区就有人能帮你解决居住在大城市要面对的各种生活琐事。在中国,这些人就是居委会里的“大妈”。她们的工作是提供一站式服务,而居委会是执政党同人民接触的基层机构。邻居水管漏水漏到你家?去找居委会大妈商量索赔的事吧。老公又对你不忠?让大妈教育他。在垃圾处理、社会保障和身份证等任何方面有麻烦,大妈就是你的依靠。一些大妈甚至分发避孕套,当然是发给那些享有合法性生活权利的人。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10日发表文章称,思考一下有中国特色的“有求必应的政府”。它听起来很棒—如果我们不用走很远就能满足自己所有需求,谁还要民主?
但实践中的居委会不如理论上的居委会美好,至少迄今是如此。上海一家报纸进行的民调中,有半数受访者对居委会给出了最低分。仅有2%的受访者给大妈们的工作(很多受访者似乎都不清楚大妈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打了最高分。在中国,她们往往是被嘲弄的对象。在居留中国的外国人看来,她们是一群喜欢偷窥的人,比间谍好不了多少。
文章称,但是现在,上海市正试图让居委会旧貌换新颜,方法是用大学毕业生取代一部分大妈。这些大妈中有不少人是国有企业下岗人员,现在她们年纪大了,已经无法胜任工作。而取代她们的大学生拥有运作现代行政机构的各种技能,一些法律专业毕业生还有能力提供法律顾问服务。这真是一举两得:既有助于提升共产党的形象,又能为中国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文章认为,基本想法似乎是这样的:在一群近60岁、在本街区生活了数十年的人中间引入20多岁的大学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知道怎么使用微信,但住在距离本街区较远的地方。结果是,一些工作人员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其他工作人员则由当局任命,所有这些人员都将力争在国家和社区之间建立一种新型关系。
这或许不是文章作者老家马里兰常见的那种机构。在马里兰,作者居住的街区中唯一的“委员会”只负责主办聚餐和派对。文章称,如果北京不能搞好居委会这种东西,中国社区或许永远无法发展到能够举办聚餐和派对。在社会迅速变革的时代,居住在中国大城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妈和她们的新助理将战斗在最前沿,以确保社区不会在人们面前崩塌。
柴菊英(音)是一个居委会的党支部书记。她所在的街区位于上海浦东,街区内有2372个家庭。她的伙伴梁珏娇(音)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梁将帮助该居委会走进微信时代。
柴说:“居委会的主要作用是解决纠纷—各个楼里的小纠纷和社区里较大的纠纷,以维持社区的和谐。”有梁在身边帮助提升居委会的形象,她感到高兴。她说:“过去,人们认为居委会里都是大妈,她们的唯一职责就是打扫卫生。”目前许多居委会工作人员受教育水平较低,而梁“能更快地写报告,并能很快地制作幻灯片”。这种技能肯定很有用,因为在中国,工作人员要花很多时间制作其他国家的人根本不需要制作的文件或证明。
文章称,然而,居委会的核心工作依然是调解纠纷。2000多万人居住在污染和闷热的城市里,总会产生各种纠纷。
文章称,大妈们和大学生们可能有希望让中国社会的稳定更久一点。文章认为,如果没有大妈,中国或许就不会有奇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