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捅马蜂窝成为消防队每年夏季社会救助类警情的重要内容。通过各地消防部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这些年来马蜂窝在城市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为什么马蜂会不断地“冲”向城市呢?专家认为,城市的暖冬使得蜂群越冬更加容易,城市内拥有更多的食物来源也是吸引蜂群繁衍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如果仅仅是蜂群还不足以让人“闻蜂色变”,真正致命的是胡蜂。由于民间通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在城市蜂群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何防范致命的“杀人蜂”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报讯(记者 李宁)一周的时间里,北京消防就接到“摘除蜂窝”报警27起,仅6月3日一天,消防队员就在石景山游乐园内摘除了大大小小的马蜂窝20多个。近年来,随着城市马蜂窝的增多,消防队员根据以往经验判断,每年的7月到9月是马蜂扰民的高峰期,不过今年马蜂来得有点儿早。从5月1日到现在,北京消防就处置了“摘除蜂窝”类警情百余起。
消防队摘马蜂窝
一周接报警27次
6月3日下午3点左右,石景山游乐园的几名员工在打扫隧道卫生时,突然发现隧道内挂满了马蜂窝,而前几天就有一名员工被马蜂蜇伤。由于发现的马蜂窝太大、太多无法自行处理,他们只好拨打了119电话向消防队求助。消防队员赶到现场后,先在游乐园机房窗户外摘除了三个大小不一的马蜂窝,随后,又跟随管理人员来到游乐场内,进入漆黑的游乐项目隧道,刚进入隧道口就发现墙壁上零零散散地挂着十多个马蜂窝。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消防队员共摘除大大小小的马蜂窝20多个。
据119指挥中心统计,6月2日8时至6月9日8时,北京消防在一周的时间里共处置“摘除蜂窝”类警情27件。而今年5月1日至6月1日,全市共接社会救助类警情103起,其中“摘除马蜂窝”的警情就有81起。
高峰时节尚未到
今年马蜂来得早
从消防部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今年“五一”到现在,119指挥中心接到全市摘取马蜂窝警情已超过110起。其中属于远郊的顺义发生了十余起,5月17日至6月9日共有10起,接近城区的石景山也发生了9起,马蜂在城里建筑物上筑巢的情况较多。
据消防人员介绍,每年夏天他们都会接到不少“摘马蜂窝”的警情,但高发期一般都在7至9月份天气最热的时候,“今年刚五六月份就已接到百余起,确实让人感觉马蜂好像多了,而且活动期似乎有所提前。”
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蜜蜂保护与生物安全研究室主任王强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北京,马蜂一般是5月份开始结巢,至于结巢多少跟当年的环境关系很大,而且具有区域性。虽然夏季是马蜂的高发期,但每年的情况却并不一样。“环境适宜结巢就多,马蜂喜欢阴凉干燥的环境,爱把巢结在大树上或灌木丛里,如果所在地树少或者绿化部门给树打药多,马蜂结巢就少,此时它们可能会转向建筑物背阴一面的窗台等处,一些游乐设施的隧道也符合它们对环境的要求。”
“暖冬”加“早春”
马蜂扰民或加重
按照马蜂的习性,一般气温在12-13℃时,马蜂就开始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蜂王会寻找墙缝、石缝等地越冬。
北青报记者查询相关数据发现,今年3月14日至18日,北京的日平均气温已连续5天超过10℃,达到了气象学上的入春标准,这就意味着北京从3月14日起正式迈进了春天的门槛。据历史资料分析,今年是京城自2002年以来入春最早的一年。而且,今年的入春日期比去年的4月11日提前了将近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气温回暖时间大幅提前,这恰好与人们感觉到今年马蜂活跃期提前的情况相吻合。
“去年冬天是个暖冬,这就使越冬的马蜂蜂王成活率大大提高,因为冬天如果特别寒冷就会冻死一部分蜂王,而今年因为前面的暖冬,成功越冬的蜂王多了,开春以后这些蜂王都出来筑巢繁殖,马蜂的数量肯定成多少倍地增加,因而马蜂扰民的情况也一定会比往年有所增多。”王强说,今年入春特别早,马蜂开始活动和筑巢的时间也就早,马蜂扰民的高发期也就会相应提前。线索提供/徐女士
现象
蜂群现“进城热” 致命蜂害已发生
每年入夏以后,摘马蜂窝已经成为北京消防的主要救援任务之一。公开资料显示,全国多个城市近年来也频繁遭受马蜂的侵袭,去年陕西还发生了大规模的蜂害,导致上千人被蜇伤、数十人死亡。专家称,真正致命的并不是马蜂而是胡蜂,但由于民间称呼上已经把二者混为一谈,引发大规模伤害事件的其实是胡蜂。不过,不论是马蜂还是胡蜂,目前在城市中出现的频率呈上涨趋势。
多个城市现“蜂患”
消防队员忙碌不堪
北京消防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按照消防工作的划分,全部救助类报警被分为灾害事故救助和社会救助,其中“摘马蜂窝”属于社会救助类的警情。“10多年前虽然也有摘马蜂窝的报警,但是最近这几年数量明显上去了。”这位工作人员说,虽然目前并未专门就“摘马蜂窝”的警情做过详细统计,但是近年来“摘马蜂窝”在社会救助类警情中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北青报记者梳理近几年来关于“摘马蜂窝”的公开报道发现,门头沟、石景山、通州、顺义、大兴这些地方每年都有蜂窝被摘除。其他城区“蜂灾”也时有发生,2010年8月,丰台丰管路一个小区的花圃里甚至出现了40多个马蜂窝。
不仅仅是北京,其他城市近年来也频遭马蜂的“侵袭”。去年8月18日,武汉消防一天之内就接到44起“马蜂警”,7月1日至8月14日,武汉消防支队因摘马蜂窝出警1107起,占到总出警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去年夏季,广州的119报警电话一度成了“捅马蜂窝”热线,消防员们忙着“人蜂大战”,6至8月一共端掉马蜂窝逾1500个。一些城市频繁的“马蜂警”让消防队员忙碌不堪。
“马蜂警”成倍增加
蜂灾曾致重大伤亡
“蜂害”较为肆虐的是杭州,从当地消防20多年来“出马蜂警”的数量可以看出“蜂害”在城市中的增长趋势。
据媒体报道,杭州消防支队从1993年起开始受理市民摘除蜂窝的求助。1994年至2001年,杭州市每年要捅马蜂窝150个以上;从2001年至2004年,平均每年为326起;2010年,达到1106起;2012年,达到了历年来最高的3907起。杭州消防去年1至9月数据显示,社会救助有1899起,光是捅马蜂窝就出动了1575次,平均每天5.8次。
然而最极端的案例,去年九十月份出现在陕西安康、汉中、关中地区,1685人被蜇伤,44人死亡,当地消防集中警力摘取蜂窝数千个。这起事件也让不少人“闻蜂色变”。
普通马蜂并不可怕
胡蜂“咬人”才致命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谭江丽是国内仅有的几名研究胡峰的专家之一。谭江丽介绍,其实现在社会上把“马蜂”这个名词给叫混了,马蜂并不可怕,能够袭人致命的是胡蜂。消防队员捅下来的不一定都是马蜂窝,也有胡蜂窝,发生在陕西的“蜂灾”就是胡蜂所为。
谭江丽说,马蜂和胡蜂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蜂类。胡蜂是一个广义的称呼,其下分为6个亚科,包括马蜂亚科和胡蜂亚科。“马蜂相对比较温和,一般有人接触后,它会先发出警告,碰一下之后马蜂飞出来一会儿又回巢,反复多次它才会攻击人,而且毒性也不大。”谭江丽说,由于了解马蜂的习性,她有的时候赤手空拳的“挑衅”蜂巢,被蜇两下也无所谓。胡蜂属于胡蜂亚科的胡蜂属,可以袭人致死的在我国有17种,“遇到胡蜂,必须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
对专家来说,看一眼就知道马蜂和胡蜂的区别,但对于普通人来说,通过观察蜂巢也能看得出来。一般马蜂窝比较小,到了秋季最多一个蜂巢里不会超过250只马蜂。但胡蜂的蜂窝就像“葫芦包”一样,内部像一个庞大的帝国,多层倒悬,它的巢可地上可地下,大的内部能容纳4万只胡蜂。“胡蜂非常狂躁,碰一下一窝全部出动,而且蜂毒非常强,一个小时就可致命。所以看见蜂巢必须区分是马蜂还是胡蜂,若是胡蜂一定要躲得远远的。”
文/本报记者 匡小颖
探因
城市蜂群为何越来越多?
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杨红珍介绍,在郊区,蜂类一般都在树林里或农村人家房檐下筑巢,它们多觅食蜜源性植物,而城市里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并不适于筑巢生活。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城市中的蜂窝扰民情况越来越多。关于马蜂和胡蜂“进城热”的原因,不少人士都认为目前城市的绿化环境变好,树木增多,加上建筑物比较适宜筑巢,因此蜂窝在城市中越来越常见。
谭江丽则认为,更重要的是城市也给蜂群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因为马蜂和胡蜂都有“肉食性”一面,成虫到外界捕食撕喂给幼虫,自己也吸食花粉花蜜。“它们食性很广,能逮到的东西都吃,包括放在外面的肉,它也会啄了吃。比如墨胸胡蜂,最喜欢活跃在垃圾堆附近,因为它们最喜欢吃苍蝇。”
此前曾有说法称,全球气候转暖导致蜜蜂、黄蜂和胡蜂开始出现在以前看不到它们的地方,有媒体称“美国阿拉斯加被毒蜂严重叮咬的报告人数增加了6倍”,甚至将毒蜂叮咬激增列为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负面影响之一。
对于这种观点,谭江丽说:“气候变暖对它们也有影响,如果春天来得早,它们就出现得早。”而城市的冬天温度偏高,也使得越冬的蜂王在更容易存活。
马蜂和胡蜂的适应力都特别强,因此扩散得也很快。谭江丽介绍,之前法国仅有一个胡蜂巢,但仅过了三年,胡蜂的足迹遍布了法国领土的三分之二。“它们也有天敌,一些猛禽还有寄生虫,但是天敌的减少导致对蜂群的控制力有限。其实每年秋天繁殖出来的新女王胡蜂99%都会死掉,但是仅剩的1%也能保证它第二年的数量。”
文/本报记者 匡小颖
提示
如何应对城市蜂群
马蜂和胡蜂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比较广,谭江丽说,其实马蜂和胡蜂听起来很可怕,但实际上它们也一定程度上造福人类,一些森林害虫都被它们吃掉了。“它发源于这里,又有这么强的适应能力,根除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要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方法,主要就是防。”
避免“招惹”大蜂群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马蜂蜇人毒性较大,中毒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对过敏性体质的人甚至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肝功能衰竭,应注意防范。其实,马蜂蜇人事件中绝大多数是人在主动攻击蜂巢时遭到报复。市民如果遇到马蜂不要惊扰,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挥赶、拍打,要尽快离开,以免它发出信息招来群蜂攻击。
接近胡蜂需戴护具
对于城市里的居民来说,如果是马蜂窝,即使长在家里其实也没太大问题。如果是胡蜂窝,那么一定要早发现早清理,不能给它们发展的时间,有时它们一夜时间就能筑成个能容纳几万只的大巢。谭江丽建议,与胡蜂的距离不要少于10米,如果接近一定要戴护具。
市民只要提前在后窗外、窗台下喷洒一些杀虫剂,就能有效避免马蜂和胡蜂在自家窗外筑巢,此外,减少在房前屋后种植多汁类植物、不在室外空地摆放没有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都可以避免蜂群集结。
化妆品和酒易招蜂
目前很多化妆品内含的化合物气味往往模仿天然花香,容易招蜂,酒味也是如此,所以夏季出行前最好不要饮酒,也不要涂抹过多的化妆品。去野外时,可戴帽子、穿深色长衣裤加以防护。
如果被马蜂蜇伤,应立即用手挤压被蜇伤部位,挤出毒液,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红肿和过敏反应,或立即用弱碱性液体洗敷被蜇处,中和蜂毒的酸性,减弱毒性,也可起到止痛的作用。如果有洋葱,可以洗净后切片在伤口上涂抹,还可用母乳、风油精、清凉油等去除蜂毒。如果被胡蜂蜇伤,或被马蜂蜇伤者呼吸困难、呼吸声音变粗、带有喘息声,要立即送最近的医院急救。
文/本报记者 匡小颖 李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