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捷(公务员)
据审计署网站消息,审计长刘家义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介绍国有企业审计情况时,刘家义称,审计发现,7家企业违规超发工资、住房公积金和福利等11.61亿元。
国有企业,顾名思义,是国家所有的企业,也是全民所有的企业。但是,从审计情况来看,一些企业管理人员不仅滥用职权、违规决策,甚至与民营企业或个人串通牟取私利,严重损害国家权益,违规发福利。再联想之前某国企职工因子女不再“包分配”而上访,暴露国企职工子女“世袭”的用人积弊,不得不问,国企到底是谁的企业?
种种迹象表明,有的国企是“两面人”:一面是市场化条件下的经济主体,发工资、福利按市场化进行,攀比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一面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某些特征,比如“子女包分配”,这简直把国企当成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想咋弄就咋弄,掌勺者想发多少就发多少。真是两边好处都占尽。
全民所有的国企为何成了变相的“私企”呢?首要原因是国企改革不彻底,没有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控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高管滥用职权、违规决策、超发福利等没有受到有效制衡。再者,外部监督不正常、疲软,国资部门、审计部门等对国企的监督精力有限,国企违规决策、乱花钱很少有人阻拦。尤其是给职工发福利,“你有我有全都有”,谁会反对呢?
国企的问题年年审计年年有,早就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了。不光是审计,其实众所周知,国企的问题早就从一些腐败案件中暴露出来。比如中石化原董事长陈同海日均挥霍4万元;又如陕西省高速集团原董事长陈双全说,收受国企的贿赂“比较安全”。这些都暴露了对国企的监管太虚、太软,国企高管挥霍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数目触目惊心。
国企早已成为违规甚至违法犯罪的重灾区,目前的11.61亿元不过是从7家企业中发现的,是不是冰山一角呢?很有可能。审计出11.61亿元的违规福利,并不值得人们欣喜,相反让民众觉得,推进国企改革不能再剜肉补疮了。如果不解决国企的“两面人”问题,不对国企进行常态化监督,在有的地方,国企到底是谁的恐怕就真是个问题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