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警方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5月底,北京市登记在册吸毒人员已达2.5万余名。且近年来吸毒人员一直保持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
面对严峻形势,昨日是第二十七个“国际禁毒日”,新京报记者走访北京首个打破传统强制隔离模式的戒毒场所和一家自愿戒毒医疗机构,虽然两家机构在戒毒模式上不尽相同,但在断除“心瘾”方面正在赢得戒毒人员的认同,并已初步取得成效。
探访地点: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向日葵”治疗社区
治疗方式:家庭式戒毒
“家庭成员们,开饭啦”,几名女戒员语气欢快,将打好的饭菜逐份发到其他成员手中,一起吃饭聊天。这是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治疗管理处“向日葵”治疗社区中的常见情景,没有铁门封闭,宿舍间互相开放,随意串门聊天,自由洗漱、读书、听音乐和刺绣,甚至可随时走进民警指导员的办公室。
有着15年“毒龄”的方红很快感受到“向日葵”治疗社区的不同,与传统强制戒毒模式比较,“‘向日葵’社区中,民警、戒员间的关系更像是家人,日常居住治疗也更加生活化。”
“没什么冰冷死板的传统管理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而戒员以规范进行自我管理及同伴教育,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在多家戒毒机构、医院、女子监狱都戒过毒的方红很喜欢这里。
每人均担任拟社会化身份
社区展示板上,方红和陈岚等新人的名字被写在“清洁组”一栏,这是她们在社区中的身份和职责。
“现在我们还属于最低一级”,陈岚说,在“清洁组”之上,还设有“艺术组”、“事务组”、“激励组”和“协调组”,级别逐层提升,“协调组”中的协调员类似于整个社区的区长。
与社区一起走过11年的民警郭晓青称,向日葵社区治疗模式是起源于美国“戴托普”戒毒康复模式,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拟社会化戒毒模式,“向日葵”在社区内设置和现实社会相类似的环境,让戒毒人员以‘居住者’身份担当社区里的多种角色。
“协调员和每个小组的组长是社区管理层,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和成员级别的升降”,郭晓青说,戒员被赋予的身份并不固定,“很可能因违反了行为准则或能力不足而被评定降级。努力升到高级别后又被降到最低级,再重新开始的事例也屡有发生。”
自管与互管注重生活细节
“大多被拿来作为表现评定依据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方红说,在自管和互管时,戒员们非常注重生活细节,“垃圾有没有及时扔掉,用完的物品是否放回原位等小过错小失误都会被关注到,并收到提醒。”
屡犯不改或情节严重都会受到处罚,从静坐思过、延迟电话使用申请以及降级,郭晓青称,吸毒人员长期处于社会边缘,自卑感强烈,内心孤独,缺乏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向日葵社区模拟了社会的等级制度,让学员担当各种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享受相应的“特权”。
“在这个过程中,戒员们慢慢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改掉不良习惯,逐步适应社会,在一种反复的、螺旋式的上升中实现转变和成长,从而重塑个人”,郭晓青说。
一周“碰撞会”讲出负能量
“被别人管理时当然会有情绪,但不能当场反驳或发作”,经常受到批评的陈岚要把这些情绪留在每周固定的“碰撞会”上宣泄。
“碰撞会”上,戒员们可高声并带有情绪地把积攒在心中的负能量讲出来,不仅能针对戒员,甚至可对民警提意见。此后,双方通过对质、辩论把矛盾解决,如果自己“实力”不足,还可邀请同观点的戒员一起加入激辩。
“我们希望通过碰撞会使戒员学会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正确识别、尊重、控制和处理自己的情绪,表达情感”,郭晓青介绍,“特别是不准情绪立即宣泄,而是一定等到‘碰撞会’再说,可以延缓戒员即刻满足的心理,提升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向日葵治疗模式注重于消除吸毒人员的‘心瘾’”,郭晓青说,“向日葵”治疗模式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的心理治疗。
■ 效果
据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治疗管理处隔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通常强制隔离戒毒的复吸率通常非常高,而向日葵社区成立十年来出所的戒员半年未吸者达44.86%,一年未复吸者为27.48%,两年未复吸者达17.55%,最长的保持未复吸纪录达11年。
探访地点:北京市天堂河戒毒康复所
戒毒方式:协议戒毒
北京市天堂河戒毒康复所是家政府办的公益性戒毒机构,成立7年来,一直免费接受戒毒人员。这里与强制戒毒所最大的不同就是——自愿是第一原则。
康复所相关负责人说,这里接受的是已生理脱毒,但心理还未完全融入社会的人员。
什么是心理脱毒?用戒毒人员李胜(化名)的话说就是,"身体上没任何症状了,但遇到那些曾吸毒的地方,遇到曾吸毒的朋友,你会去想,真想抽一口,就抽了。"
为戒除这份"心瘾",希望戒毒者自愿来接受心理干预,康复所民警韩璐介绍,双方只需签署一份为期3个月的协议,康复所将为戒毒人员提供食宿、康体训练、职业培训等。
头三个月不能回家
地处大兴的天堂河戒毒康复所更像个"疗养院"。住宿区是带卫生间的标间,心理咨询中心干净温馨,有个体心理咨询室、团体心理咨询室、沙盘室、音乐治疗室以及上课教室,墙面被漆成粉红、粉蓝等水果靓色,康复人员平时就在此接受心理辅导。
李胜来自山西,上世纪90年代末,十八九岁的他毕业后到国企当司机,工作轻松、生活安逸,他开始结交社会上的朋友,并接触到海洛因,后一发不可收拾。十年间因吸毒被警察抓过四五次,曾到广州、海南等地戒毒,均失败,他形容自己当时"生不如死"。
2012年,他听说了"天堂河",家人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无奈将他送到这里。
据双方协议规定,所有戒毒者头三个月不能回家,但往后回家,只需跟工作人员请假。他们每次回所时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以及尿检。
从浑身难受到生活充实
"刚进来时,身瘾还没过,浑身难受,连头发丝都难受。"李胜说,接触不到毒品,只能扛,因为吸毒后遗症,他行为懒散。韩璐说,为此,康复所老师为他制定了行为养成和心理戒毒两套工作方案。
在这里,李胜们的生活很有规律,6点起床,洗漱,出操,早饭后打扫卫生,8点开始,就有心理老师出诊,看他情绪是否稳定。因为痛苦,李胜就和老师聊天,"什么都聊,就为了分散精力。"而同时,心理老师特殊的聊天方式,也让他逐渐敞开心扉。
然后是上课,诸如修身养性的国学课,帮戒毒康复人员做脑功能恢复等培训。紧接着就是打乒乓球、健身等。没事还会到康复所菜地里干农活。一天下来,李胜充实,快乐,也没精力去想毒品。
两个月找到新爱好
昨天下午2点,午睡时间一过,康复所内的活动区热闹起来,有人躺在沙发上听音乐,有人在和心理咨询师玩沙盘。李胜说,他就是在这里找回了自己。对身体上的毒瘾,李胜用半个月"扛了过去",而接下来的两个多月,他培养起新爱好。
"你想我十八九岁就吸毒了,以前哪有什么爱好?"如今的李胜,随时都盘着手里的一串菩提子,从康复至今,已有一年半没复吸,而手里盘个把件正是他如今的爱好。虽然人在山西,他仍经常回来和康复所里的人交流。新京报记者 刘洋
■ 效果
据介绍,自成立之初,这里接收了1243名需戒毒人员,保持操守1年以上的341人,而保持操守、不再复吸3年以上的达116人,戒断率在16.8%以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