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各大城市楼市政策调整一览 |
一波三折:呼市正式发文取消限购
6日20日,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官网发布文件放开限购,居民购买商品住房(含二套住房)在办理手续时,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数查询证明,产权登记部门不再对购房人的房屋套数进行查询。不过,上述文件于6月25日下午被呼市以“打印错误”为由从官网上撤掉。
当时市场预计,呼市此举很可能是类似于沈阳的“一日游”,原因是触碰了取消限购这条敏感红线。
不过,在26日晚间,呼和浩特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发表“更正声明”称:将第七项第二行括号内“含二套住房”改为“含二手住房”,并重新发布了该文件。
尽管全文回避了“取消限购”几个字,但不再对购房人的房屋套数进行查询,意味着彻底放开限购。至此,呼和浩特放开限购,成全国首个正式发文确定放开限购的城市。
据华夏时报消息,某市国土局人士表示,他从呼和浩特房管局了解到的情况是,呼市收回文件是媒体报道后反响过大,住建部表示不允许,可后来又反复沟通,住建部也知道呼和浩特楼市存在的问题,最终只能默认放行。
公开资料显示,呼和浩特市有9个旗县区,总人口300万,市区人口流动人口在200万左右,常住人口仅为150万左右。
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快报统计,2013年35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现货的库存去化周期中,呼和浩特存销比数值为37,在35个城市中名列榜首。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员严跃进向南方周末网表示,呼和浩特土地廉价,当地企业和个人将靠自然资源的开发积累的大量财富投入土地市场,从而加大了该市的楼盘投资规模。但城市的人口导入速度慢,导致库存容易积压。
“在呼和浩特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的情况下,楼市库存去化管道阻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房企的资金周转和城市财政收支平衡,所以政府救市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严跃进强调。
地方政府的救市小动作
自2010年实施限购令以来,我国已有40多个城市施行楼市限购。如今呼和浩特市的取消限购文件发布,让很多人质疑是否违反了国家相关部门对楼市的限购政策。
对此,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处长冀罕钢向人民网回应:呼市出台的文件完全符合政策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对房产限购的文件第一次注明限购时限为一年,以后的文件中没有强调时限,只是要求各地根据市场行情进行调控。
冀罕钢认为,如今呼和浩特的房地产市场,已进入理性发展状态,不会出现抢购和炒作房价的问题。为此,政府取消限购是顺应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了政策引导。
据法制晚报消息,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统计得出,今年4月份以来,尽管实施举措各不相同,但抛出各种“救市”政策的城市已增至30个,其中18个是通过半公开或全公开的方式,另有多地否认或叫停了调整。南方周末根据公开媒体资料整理了2014年“明里暗里”救市的城市情况。
经济学家宋清辉接受南方周末网采访时表示,呼和浩特发文取消限购,将引发骨牌效应。地方政府限购松绑在加速推进,可能使国家建立起的楼市调控努力付诸东流。放开限购会导致中央权威衰减和投机越发肆无忌惮,不利于楼市秩序的稳定。目前,国家对限购政策的调整处于如临薄冰状态。
严跃进认为,在目前限购松绑的情况下,要防止各类投资投机因素继续活跃起来的风险。尤其若鼓励外地人进行置业,某种程度上会让此前蛰伏的投机型购房者进入。必须注意对松绑政策的操作规则进行细化,比如鼓励外地有实业经营的企业家进入呼和浩特,通过购房等行为,实现库存去化的同时进行实体产业导入。
前述法制晚报消息,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今年“两会”提出的“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将成为今年中央政府对楼市取态的最好注解。虽然有了“因地制宜”的自主权,但并不意味着调控政策可随意放开,库存和供求情况成为调控的关键依据。
张大伟指出,很多类似呼和浩特的城市为了整体经济发展,“破限”的需求非常迫切,除一线城市和人口超1000万的城市外,预计30个以上的城市将在年内取消限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