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日本军人厌战情绪的档案影印件展示 张瑶 摄
吉林省档案馆展示反映日本军人厌战情绪的档案影印件 张瑶 摄
中新网长春7月6日电(李彦国 陈博宜)吉林省档案馆近日发布了对馆藏日本侵华档案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除反映侵华日军暴行、奴役劳工、重庆大轰炸等内容外,在有关日本军人信函记录的档案中,还发现了日本军人强烈厌战心理的证据,成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不得人心的印证。
1939年5月至9月,日苏诺门罕战役爆发。驻伪满洲国的日本关东军与苏蒙军交战,结果日军大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侵华日军未及销毁的《邮政检阅月报》档案中,诺门罕战役参战日军信件中透露出了强烈的厌战心理。
在一封由东安省田中要部队中藤一写给爱知县尾田幸的信件摘抄中,写信人认为自己生活得没个人样,身心俱疲。其中在结尾还写道:“召集的部队大都抱有如此的心情。”此信被宪兵队“没收处理”。
另一份档案—关东宪兵队司令部、中央检阅部1939年《通信检阅月报(七月)》中,记载了诸如“已经不想前往第一线了”“带着防毒面具非常痛苦,不如死了痛快。军队简直就是地狱”“想到人生的一半时间都不得不在军队里度过,就觉得非常遗憾。”
“这些档案表明日本军人这种厌战怕死的心理不是个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吉林省档案馆馆员吕春月介绍,厌战情绪高涨但又无法脱身回国,甚至有日本军人想尽办法让家人以发假电报的形式助其回家。
其中的一件佐证案例是,在东安黑岩部队朝助写给冲绳县母亲的信件摘抄中,发信人提及他非常厌倦军队生活,想让母亲以“母亲病危,马上回来”为由,发电报设法让他回家。
“没有实际战场的考验,他们是不会有这种想法的,在战场上经历了具体的战斗,让日本军人明白了战争的残酷。”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原所长蒋立峰分析说,出征时可能器宇轩昂的日本军人在遇到顽强抵抗、国际社会的一片谴责声后,心理显然出现了变化。
蒋立峰同时指出,通过这些档案可以看出日本军人的厌战情绪,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厌战的军人对这场侵华战争的本质能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在他们脑中毕竟根深蒂固。(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