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 李晓喻)德国总理默克尔为期3天的第七次访华之旅行将结束。从2006年5月至今,这位“老朋友”的7次来访一再为中德两国经贸合作掀起新高潮。
经贸合作一直是中德两国关系的突出亮点和重要支撑。过去30年间,德国一直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欧盟内最大的外资和技术引进来源国。
如果说默克尔上任后的首次访华尚以探寻中德关系新定位为第一要务,那么在此后的六次访华中,经贸合作的分量越来越重。
早在2007年访华期间,默克尔已表示,希望能够成为中国可靠的合作伙伴,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
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经贸活动在默克尔访华中的地位骤然上升。2008年访华期间,默克尔明确表示,在世界经济遇到困难之时,中德两国“尤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
2012年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时,加强对华经贸合作成为默克尔两次访华的首要内容。当年8月,默克尔率领规模空前的企业界代表团来华访问时,德国官员直言,此行主要围绕双边经济关系展开,访问的主题就是“做生意”。
至于默克尔“正在进行时”的访华之旅,经贸合作的重要地位更是一如既往。仅从选择成都而非北京为首访城市一点,德国欲深耕中国西部市场,加强双方经贸合作的意图已可见一斑。
愿望带来了良好的结果,中德两国签署的经贸大单金额屡创新高。默克尔第四次出访时,双方签署的订单共40多亿美元;第六次出访时,双方达成了多宗政府协议和经贸订单,仅中方从德国购买50架空中客车喷气客机一项,涉及金额就高达35亿美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双方经贸合作的领域也随默克尔的一次次访华不断拓展。此前不少观点认为,中德合作诉求相对单一:中国看重德国的先进技术,而德国需要中国这个规模庞大的市场。
“技术换市场”的模式固然符合双方的各自优势,但随着两国间传统的货物贸易和制造业合作日益成熟,以及中国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日益迫切,这种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双方深挖合作潜力的需求,也容易引发外界对中资企业对德投资意图的猜忌。
有鉴于此,默克尔的一次次来访,助推中德双方携手走进经济合作的“新境界”。
2010年,除进一步扩大双向直接投资外,中德还决定在可再生能源和环境方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计划将先进制造业、电动汽车、生物技术和医药经济等作为未来合作的重点。
2012年访问中国时,默克尔再次提出,要落实两国此前的协议,加强两国在环境保护、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
2014年,双方合作的领域又进一步扩大。默克尔本月7日表示,希望创新两国合作,在金融、工业信息化、航空航天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有分析人士评价,围绕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推进的金融领域合作,将有望成为中德经济合作的“新引擎”。此外,城镇化、电动汽车也成为默克尔本次访华期间备受期待的合作重点。
9年7次访华,经贸合作“戏份”不断加大。人们期待,未来中德双边经贸合作更加务实,为两国民众带来更多实在利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