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焦润坤近影。 |
2014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站在总书记身旁的两位抗战老战士—焦润坤和林上元,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怀着敬意,记者7月9日采访了已是90岁高龄的焦润坤老人。
“我在代表牺牲的战友享受幸福”
说起7月7日的纪念活动,焦润坤老人说,“参加"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是我一生中非常荣幸、非常幸福的事情”。
7日一大早,家里人就送老人出门了。“车子一上二环就堵住了,可把我急坏了。”老人说,“要是活动迟到了,合影没赶上,不是太遗憾了吗?”幸好,路上只堵了一小段,没耽误活动。
“我在代表牺牲的战友享受现在的幸福。”焦润坤老人感慨,直到现在,他还会经常想到那些牺牲的战友。
他跟记者提起了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卓新民。1945年,日军为了阻断浙东山区与平原地区的联系,在离慈溪不远的下湖头庙建立据点。为了端掉日军的据点,慈姚中队队长卓新民率领100多人向日军发起了攻击。
“当时我21岁,中队长比我大几岁,将近30岁的样子。平日里他对我们很照顾,我也一直把他当大哥一样。”焦润坤说,战斗中,卓新民腹部中弹,血流不止,但是他并未在意,一心只想将据点门打开。
为了突破敌人的机枪封锁,让中队长撤下阵地,排长杨光明把剩下的手榴弹全部扔进庙里,大家齐声呐喊助威。“顿时鬼子的机枪就乱了,我和另一个战士赶紧搀着中队长撤下去。”焦润坤说。
半个多小时后,战士们把伤员抬到了一家诊所,可中队长还是因为失血过多不幸牺牲。
“以现在的医疗条件,中队长牺牲不了。”老人遗憾地说。
“日军暴行抹不掉,我就是活的见证”
焦润坤告诉记者,自己少年时就亲眼见证了日军的暴行。
1924年,焦润坤出生在江苏常州的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他还只是一个13岁的少年。那个时候,日军开始对南京周边城市狂轰滥炸,常州也未能幸免于难。焦润坤是那场灾难的亲历者。
“有一天我正提着篮子沿街卖豆制品,空袭警报突然响了。”焦润坤回忆说,警报刚刚拉响时,老百姓并不在意,一会儿敌机就出现在城市上空,扔下炸弹。
整场轰炸持续了约半个小时,焦润坤躲在街边,逃过一劫。等敌机离去,他看见满街都是死伤的百姓,惨不忍睹,很多受伤的人使劲地喊“救救我啊,救救我啊”。
回想起当时的惨景,90岁高龄的老人激动地挥着双手,“日军侵略的暴行抹不掉,我就是活的见证!”
为了避难,焦润坤的父母举家外逃,辗转奔波之后,焦润坤与全家失散,成为宁波国际难童教养院的一名难童。教养院生活艰难,大家常常只能吃上发霉的地瓜干,一点盐水就当成下饭的菜。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孩子们还经常学唱《五月的鲜花》《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歌曲。
1940年10月的一场细菌战,让焦润坤未能完成初中学业。当时,日军对宁波发动细菌袭击,慈溪、奉化等地瘟疫横行,教养院中近百名儿童受到感染,焦润坤也是其中之一,被隔离治疗。3个月后,当焦润坤从隔离区出来时,不少原来的小伙伴都已经死去……
“走,打游击去”
1942年教养院解散后,接受过抗日教育的焦润坤和同学们决定:“走,打游击去!”
焦润坤与32名同学一起,经慈溪到达上林湖集结,参加了新四军淞沪一支队。
后来,焦润坤在一次养病期间与部队失散,又于1943年4月正式加入新四军淞沪四支队。
焦润坤所在的部队主要在浙东地区活动。“当时,我们党在百姓当中最好的宣传就是打一仗,抓几个鬼子。”
“我们遇到很多困难,生活条件差,武器也远远落后于日本人,打仗就靠着勇敢和精神支持。”但焦润坤坚信,“正义的战争一定能打败非正义的战争。”
抗日战争期间,焦润坤参加过多次战斗,解放战争中又参加过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等战役,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三等功两次,被授予三级解放勋章,并于1964年转业。
“把传递历史记忆的工作做下去”
如今,焦润坤老人和84岁的妻子黄强生活在一起。“孩子们都住在附近,有时候回来。但是事情能自己干的,我们还是自己干。”两位老人身体硬朗、耳聪目明、思路清晰。
离休后,焦润坤加入了北京新四军研究会,还时常为高校学子和部队战士讲述战争经历。他的“口述历史”也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录制成视频节目。
焦润坤说,抗日战争那段历史亲历者越来越少,他要在有生之年把传递历史记忆的工作做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任何人想要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
焦润坤说,这个“绝不答应”是一种号召,是对全国人民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号召。老人说,牢记历史,不只是历史学家的事,更是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大事。“有人意欲篡改历史,我们一定会起而斗争。”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