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中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影响力,人们希望看到中国在缓解乌克兰危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就是说,要让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当前乌克兰局势客观上已发展成一个把世界几大主要力量都卷入的一个国际性事件,而由于中俄关系的特殊性,乌克兰局势需要中国作出审慎判断并采取审慎行动。怎样看待当前还在演变的马航空难事件?南方周末记者专访了中国著名的俄罗斯问题专家,国际自然和社会科学院院士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俞邃。
南方周末:
您怎样看待此次马航飞机坠落与乌克兰当前局势的关联?
俞邃:
俄罗斯普京总统2014年7月18日称:“如果不是乌克兰当局在东部重启战事,这起空难不会发生”。这番话有把责任推给乌克兰当局之嫌,但也确有一定道理。话说回来,此次马航飞机坠落,不该是乌克兰局势必然酿成的恶果。既然乌克兰东部地区火药味如此之浓且为世人所共知,那么人们理所当然地会提出疑问:
马航MH17为什么就不能避开乌克兰战区上空?
又是谁同意让它使用该航道的?
甚至,其中有没有预谋者利用乌克兰局势,蓄意制造悲剧以栽赃他人?
南方周末:
马航MH17航班被击之前,美国刚刚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强硬的金融制裁政策。在航班被击落之后,希拉里和麦凯恩等在尚未展开调查之际强烈指责俄罗斯,加上美国官方不利于俄罗斯的表态,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将借此机会,联合欧洲对俄罗斯实施更加强硬的制裁?
俞邃:
自从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美国便想方设法对俄罗斯实施名目繁多的制裁。“重启”美俄关系的承诺成“水中月、镜中花”。这次马航飞机坠落之后,美国又“不失时机”地对俄加大施压。
当包括联合国安理会在内的国际组织以及广泛国际舆论主张对事态的原委进行调查之际,美国政界人士却急不可耐地做出种种断言。这起码是有违常理的。
俄罗斯外交部7月19日曾发表声明,号召乌克兰冲突双方允许国际专家对此次空难进行独立调查。应该说,态度是坦然的。
值得指出的是,荷兰方面的反应非常理性。例如荷兰首相吕特在演说中表示,灾难发生的原因尚不明确,在没有看到确凿证据之前,他不会进行任何猜测,说“现在有很多报道,但我们首先要拿出事实”。
欧洲一些大国的态度,与美国并不尽相同。例如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卡梅伦和法国总统奥朗德7月20日相互通话后表示:“如果俄罗斯总统普京未能立即支持客机残骸地调查,欧盟外长将在22日的会议上决定俄方要承担什么后果。”这种说法显然留有余地。况且,同日,普京分别与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和德国领导人通电话,表示俄方愿为马航MH17客机空难调查提供必要帮助。
7月21日普京又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卡梅伦、法国总统奥朗德、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荷兰首相吕特等共同发布消息称,一致同意国际独立调查委员会有权自由进入马航空难现场。
欧盟与美国的态度有同有异,这不禁让人联想起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德、法非议美国的行为,曾被美国领导人讽刺为“老欧洲”。
当今最为重要的是避免将坠机事件政治化。这对各方都是义不容辞的。
南方周末:
这一事件会对当前乌克兰局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俞邃:
马航飞机坠落事件对于业已复杂化的乌克兰局势,无异于雪上加霜,但这只是暂时起作用的因素,不要过于夸大。
乌克兰严峻局势的形成,有其自身内在与外在的双重原因。究其根本,是该国在艰难转型过程中,在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深陷窘境、寄厚望于加入欧盟却又受阻的背景下,反对派采取暴力政变最终酿成的局面,美欧是支持反对派的。民族因素、宗教因素、历史因素、地缘因素的负面影响迸发,外部作用尤其凸显。其实质是苏联解体的延续,是乌克兰2004年“橙色革命”的再版。
南方周末:
此事件与中国的关联如何?中国应该如何面对这一事件?
俞邃:
中国与这一事件的关联,与国际社会任何成员一样,并无例外。只不过,鉴于中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影响力,人们希望看到中国在缓解乌克兰危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就是说,要让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从外交角度来说,面对马航坠机事件以及由此引起的后果,中国的立场可以归结为:其一,主张在对事件调查有结果之前,各方都不做臆测或预断,更要避免人为政治化。其二,坠机事件进一步表明,早日解决乌克兰危机是维持地区和平稳定的根本之策。希望相关各方采取冷静、克制态度,尽快停火,进行对话协商,寻求全面、持久、平衡的政治解决方案。其三,从根本上解决乌克兰危机,需要兼顾历史与现实,兼顾乌克兰国内各地区、各民族的正当权益与诉求,兼顾有关各方合理关切,实现各方的利益平衡。其四,我国秉持外交原则以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考虑乌克兰问题的历史经纬以及现实的复杂性,既坚持原则,又实事求是,采取的立场是客观、公正、公平、和平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