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长颈鹿面临更大的生存威胁
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Rodolfo Dirzo认为我们正进入一个人类失去共栖物时代。据调查:从1500年前开始,超过320个陆栖脊椎动物物种灭绝。剩余物种也表现出了平均25%的衰退。
在脊椎动物当中,全球估计有16%到33%的物种遭受威胁或者濒危,而大象、长颈鹿等大型动物面临着最高的衰退率,专家认为这种趋势与之前的大灭绝事件相匹配。体型较大的动物趋向于拥有较低的种族生长率,而且繁殖后代较少。它们需要更大的栖息地来维持种族生存。
另外,人类种群数量在过去的35年里已经加倍,而同时蝴蝶、甲壳虫以及蜘蛛等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却减少了45%。昆虫大约为全世界75%的粮食作物进行授粉,估计会对全世界食物供应带来10%的经济价值。
南京专家:灭绝速度可能超过前五次
在中科院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冯伟民看来,人类正在进入第六次生命大灭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当然这种说法在科学界还存在争论。
据了解,科学界有这样一种估算的标准,保证物种灭绝的速率保持在适度的比例,比较合理的是100万分之1,不要超过100万分之10,这是一个临界点。
不过,冯伟民馆长表示,根据已知的我们对于物种的调查,我们现在的灭绝速度远超百万分之一,超过了临界点百倍千倍,根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对物种灭绝速度进行了估测,认为当今地球每小时就有3种生物灭绝,也就是一天灭绝72种生物,一年26280种。
冯伟民说:“如果你去一些热带雨林等生物密度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去调查,就会发现一些不寻常的生物‘消失’事件。”
冯伟民说,根据已知的生物的消失速度,有人认为从人类工业革命开始进入生物的第六次大灭绝,这次生物大灭绝的过程远远超过前五次的生物大灭绝。
不过,对此,科学界还是有不同意见的,冯伟民馆长表示,一个最重要的争论就是我们目前对于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了解并不全面,地球上不断有物种灭绝,也不断有新的物种被发现,有人说来到热带雨林,摇动一棵大树,就会掉下许多“莫名”生物,是新发现的。因此这部分的学者认为,当地球上的生物的多样性还没有了解清楚的时候,就妄言生命大灭绝为期过早。
人类活动 可能逆转生物灭绝
冯伟民介绍说,之前地球有过五次的生命大灭绝,其实物种的灭绝本身不是一个可怕的概念。记者了解到,有研究表明,在过去的5.4亿年里,每隔6200万年地球就会经历一次大的物种灭绝,这就和太阳系偏离银河系中心的周期性规律发生了巧合。此外,每250万年哺乳动物会经历一次大灭绝,这种变化和地球轨道的变动和轴心变化的重合的变动周期有关。过去5次大的灭绝既有地外因素也有地内因素,如陨石撞击、海平面降低、火山喷发等。
而且一次生物大灭绝的周期也是以数万甚至是几十万年计,说是快速灭绝,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它还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冯伟民馆长表示,与前五次大灭绝相比,第六次的生命大灭绝有点特殊,它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而且人为影响的叠加已远超自然因素。冯伟民说,正是因为人类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只要改变目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的状态,尽可能地保持地球环境的自然演变和生物多样性,找到新的生产和经济运作方式,而目前依靠科技的进步,新能源等也已露出曙光,他认为,只要方法得当,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仍有减速甚至逆转的可能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