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镇海庄市的宁波帮博物馆,正门大厅处就醒目地写着“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这句话。
这句话是1984年8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宁波工作时做出的指示。正是它,掀起了海内外“宁波帮”服务家乡、报效桑梓的热潮。
记者 张海玉 王莎
邓小平和宁波
“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邓小平对“宁波帮”关注由来已久。“文革”结束后,当时在中央主持工作的邓小平在致力于拨乱反正的同时,积极倡导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为此,他十分关心来自外部的信息,特别是当时港台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海外华人的杰出成就引起了邓小平的关注。
与此同时,一直关注着中国前途的旅外宁波帮人士为祖国进入长治久安的中兴时期而欢欣鼓舞,率先向内地“投石问路”。
1978年初夏,香港著名宁波籍实业家曹光彪就急切来到北京“叙旧”,随后在珠海投资兴办香洲毛纺厂,成为香港工商界呼应邓小平对外开放政策、在内地开展“补偿贸易”的第一人。同年秋,包玉刚也致函内地要求前来“探亲”。对此邓小平立即授意廖承志出面邀请,于是当年11月就有了包玉刚的北京之行,邓小平因故未能会见。1981年7月6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包兆龙及包玉刚一行,邓小平握着他们的手说:“我们早就应该见面了。”从此开始了他们之间长久的友谊,也开始了邓小平与宁波帮的交往。
1984年8月1日,这是被海内外“宁波帮”视为最重要的日子。
邓小平在北戴河与中央书记处书记们共进午餐纪念“八一”建军节时,关切地询问了沿海14个城市开放的情况,其中特别问道:“宁波怎么样?”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的谷牧同志向他作了简要汇报。
“宁波的事情好办点,宁波有那么多人在外边,世界上有名的两个船王包玉刚、董浩云都是宁波人。”邓小平显然胸有成竹,随后他讲了一句语重心长、让海内外宁波人热血沸腾的话:“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就这样,在叙谈之间,邓小平做出一个对宁波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据邓小平后来在杭州的一次谈话,这句话他在会见包玉刚的时候也说过。他指出:“要加快宁波改革开放的步伐,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国务院专为宁波设经济开发协调机构
正是与宁波帮人士的频繁交往,使邓小平对宁波倍加关注。
由于宁波港与宁波帮的两大优势,邓小平看到了宁波发展的巨大潜力。1984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广州、深圳、珠海、厦门等地后发表重要谈话,明确指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可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此后,宁波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1984年,是邓小平关于宁波谈话最多的一年。除了8月1日在北戴河与谷牧等谈话时发表的关于动员“宁波帮”的著名号召以外,有据可查的还有:8月19日会见包玉刚,请包玉刚与卢绪章合作,联系世界各地的“宁波帮”共同发展宁波;12月20日再次会见包玉刚等人时说:“你们宁波要和大连比赛,大连发展得不错。”宁波市档案馆一份资料中记载,浙江省和宁波市的时任领导回忆:“在1984年宁波进一步对外开放后的半年时间,小平同志在与中央领导同志谈话中,就有三次讲了宁波的问题。”
邓小平对宁波帮的号召和关怀,极大激发了宁波帮人士爱国爱乡的巨大热情。
在宁波市档案馆收录的1984年11月的一份文件里,记者看到这样的记载:“四月份以来,全市(宁波)共接待了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六十三家商社、一百七十七位客商,签订了各种协议书、意向书、合同书七十一份,洽谈项目八十多个,其中甬籍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占95%以上。”
1985年,即邓小平提出“把全世界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第二年,海外宁波帮人士向宁波捐赠达5700万元,是前一年的37倍。
同一年,在邓小平亲自过问下,12月国务院成立了以副总理谷牧任组长的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邓小平指定卢绪章任小组顾问,另以国务院名义聘请包玉刚担任顾问,帮助宁波搞好开发开放工作,这在当时所有对外开放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据说,国务院为一个城市的开发建设专门成立协调机构,新中国成立以来也是第一遭。
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的成立,为浙江省、宁波市和国务院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也为宁波的发展创造了无可比拟的良机。不久,宁波成为国家计划单列城市、“较大的城市”、副省级城市,为宁波的快速飞跃夯实了基石。在此期间,邓小平继续关注宁波的开发开放问题,对宁波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先后作过六次指示。诸如:关于创办宁波大学问题、北仑港开发问题、宁波机场的部署问题、宁波建设速度问题、发展长江三角洲,把上海、宁波连起来的问题等等。
从1985年10月到1988年3月,协调小组先后召开了六次会议,就宁波的发展战略、重大项目进行磋商。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小平同志对宁波的关心和支持。
关于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包玉刚当时有一个精辟的说法:“这个小组的作用太大了,对宁波市有很大很大的帮助。所以我认为这个小组是我们宁波将来发展的‘发动机’,非常重要!”
据宁波市侨办提供的资料,从1984年到2007年,共有5万多名海外“宁波帮”回乡,向宁波捐资12亿元人民币,在全国捐资60亿元人民币;宁波5000余家三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200多亿美元,其中70%是海外“宁波帮”直接投资或由他们牵线搭桥引进的。这些企业和由此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促进宁波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宁波帮”传奇
“无宁不成市”
无宁不成市,是世人对宁波帮的赞誉。据史料记载,宁波籍人士外出经商,古已有之,而结成商帮,是在明朝末年。
公元992年,因“海外杂国,贾船交至”,宁波始设市舶司。地处沿海门户,港口资源极为优越的天然禀赋,使宁波商贾云集,商业文明积淀丰厚。明清时期,伴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兴盛,中国南北渐次崛起以某一地域商人群体为鲜明特征的“十大商帮”。宁波帮即为其一,与极负盛名的徽商、晋商比肩。“宁波帮”从此成为广泛流传的特定名词。
到清朝末年,“宁波帮”一词已频繁出现在各种报刊和书籍中。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仍有73000多宁波籍人士分布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加上他们的后裔,总人数超过30万。从国内来说,宁波籍人士更是遍布全国各地。尤其是上海,宁波籍人士有近300万人。他们中不乏工商巨头和科技专家,如包玉刚、董浩云、王宽诚、安子介、邵逸夫、陈廷骅、曹光彪、李达三、孙忠利等人。如今,浩瀚的太空中邀游着5颗以宁波人命名的小行星:邵逸夫星、王宽诚星、曹光彪星、李达三星、谈家桢星。在我国两院院士中,宁波籍人士有85位。
1916年8月23日,孙中山在宁波各界欢迎会上,对“宁波帮”推崇备至:“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能力与影响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
1949年5月6日,解放军兵临上海城下,踌躇满志的毛泽东特别交代:“要注意保护‘宁波帮’大小资本家的房屋财产,以利我们团结这些资本家在上海与我们合作。”
毛泽东的话是有充分依据的。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几乎就是宁波人的上海。浙江兴业银行1943年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全国商业资本以上海居首位,上海商业资本以银行居首位,银行商业资本以宁波人居首位。”与上海隔杭州湾相望的“宁波帮”,开办了上海第一家钱业公会、第一家中国银行、第一个华人商会、第一家华商证券交易所、第一家汽车出租公司、第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家房地产公司。一些宁波人也成为上海第一个买办,成为上海五金大王、颜料大王、棉纱大王、地产大王、娱乐大王。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宁波市档案馆、宁波帮博物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