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震惊魂
8月5日凌晨1点44分,位于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某中学内的地震总指挥部,一片宁静。
这时,媒体席一位正在赶稿的记者发现,手中的烟头,轻轻震下了一抹烟灰。随后,是一阵持续沉闷的、类似卡车压过的轰隆声——这是地震发生时特有的声音。
两秒钟后,一声尖叫的女声划破宁静的夜幕,随后是此起彼伏的共鸣,恐惧的叫喊声蔓延到整个村庄——同时,躺在地上消防、武警战士猛地窜起来;趴在桌上休息的记者们,端着相机冲出媒体帐篷。
一场虚惊——事实证明这仅是一次轻微的余震。但受灾群众的帐篷区再也没能重归平静,惊悸、调侃、咒骂和安慰声此起彼伏。有人直接搬出铺盖,转移到更为宽阔的平地,和战士们躺在一起。还有人索性围成一圈打起了扑克,似乎不愿再睡去。据现场不完全统计,截止8月5日6点30分,类似的虚惊至少发生了三次。
自从8月3日下午4时30分那场6.5级地震噩梦后,人们的神经,再经不起一丁点刺激。
不远处守在一堆灰烬庞的小阳,表现得更淡定些。
24岁的他本就打算一夜不睡,等待天亮。因为没有分配到帐篷,他和父亲、大姐和二姐夫妇,暂住在一个四角报刊伞和床单围成的“帐篷”里。因为面积紧张,患有风湿病和关节炎的老父亲坐在床边眯着,他则一边添柴火取暖,一边思念地震中失去的三姐和小外甥。
8月3日下午,三姐刚摘完花椒回家做饭,7个月大的儿子躺在里屋。一瞬间,家里的土墙完全倒塌,将母子俩压在下面。同时夷为平地的,还有临近的两百多座土房。
正开着大货车的小阳正在临县送因山路塌方,他只能步行往回赶,走了一夜,睡在桥洞下。第二天,路修好了,他又在挤满满救援车辆的窄道上,生生耗了4个多小时,晚上才到家。
这个清晨,地震指挥部将继续召开会议,商议目前龙井、八宝和光明村等地的救援计划。一位记者介绍,村里已死亡50余人,坍塌的山体掩埋了23户人家,因为路被掩埋,车辆无法进入,伤员都是人力抬出来的。一位志愿者说,她作过赤脚医生的外婆就住在村里,目前正在帮助伤员进行自救。外婆在电话里说,目前缺乏帐篷、药品和食物。很多孩子只能露宿,饱受蚊虫叮咬之苦。
昨晚入睡时间,几次余震发生之前,除仍在运送物资和抢修路段的车辆灯光,昭通地震重灾区,武甸县龙头山镇的整片山区,都深陷在浓厚而死寂的黑色中。参与抢修路段的武警战士,几乎是跑着在仅半米宽的河坝沿执行任务。
大多数参与救援的人们,当晚直到深夜才支起帐篷。资源如此紧缺,以至于一位公安干警拒绝了一位记者“买一包烟”的请求。“我们也就这半条了,一帮人呢。”话虽这么说,这位中年男人把烟嘬到看不见火星,还是递过了半包:“省着点抽。”没收钱。
伤亡情况较轻的龙泉村葫芦桥社居民小宗一家点燃了帐篷里最后一根蜡烛。
成片的帐篷区气氛沉默压抑,躺在床上的人们无心交谈。若仔细聆听,你会发现几乎每个说话的声音都是嘶哑的。
火苗忽明忽暗,仅照亮了围在帐篷中央小宗一家人的脸庞。
尽管不知何时才能恢复电力供应,但小宗一家还是决定让它多烧一会——让这一点光明,驱散方圆百米内几乎吞噬一切的黑暗。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