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杰面对南都记者讲述过去的经历。 |
|
[人物档案]
姓名:梁超杰(又名梁汉柱)(原名谭金芳):91岁
籍贯:台山冲蒌镇达材新兴村人
经历:16岁入伍,曾任前国民革命军64军156师467团2营独立炮排少尉排长,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获颁抗战卫国纪念章。
梁超杰在贵州当过兵,这使得他可以讲普通话,但讲不了几句,他便开始讲白话,而后接着一直讲台山话。屋子里有四本厚厚的相册,照片基本记录了他近些年的生活,里面多数是他和别人的合影,和自己的亲朋好友,还有前去探望他的志愿者的合影,翻到每一张照片,他几乎都能想起来当时的事情,也能断断续续说出当时的情况。来探望他的人,目光除了屋子里张贴的各种纸张图片外,都会被这几本厚厚的相册所吸引,每次,老人都会给来访者讲述照片里的故事。
儿时经历颠沛“有四个父亲”
今年91岁的梁超杰,乳名梁金芳,台山市冲蒌镇达材新兴村人,生于1923年农历10月27日,年幼时,因家境贫穷,被卖到四九镇永富村,成为一家华侨之家的儿子,改名梁超杰。
“我有四个父亲”,梁超杰讲,第一个生父,在其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家里大哥不喜欢他,于是将他卖给一个茶楼老板当儿子,但是没有半年就又被茶楼老板送了回来,“小孩子嘛,那个时候经常偷吃东西,茶楼的生意又帮不上什么忙。”
从茶楼回到家没有多久,梁超杰跟着母亲嫁到了顺德大良,来到了第三个父亲家里,“我那时讲台山话,不会讲顺德话,老被其他小孩欺负,我母亲就将我送回了台山,”梁超杰讲,回到台山后,家里人又将他卖到四九一位老华侨家中做儿子并改姓为梁,并开始读书,读了几年书后,便去当兵。
“读书时,看到村里(四九)有一个人被日本人刺穿肚子,我都能看到里面的肠子,”梁超杰讲,当时在四九,每天都可以看到日本人走来走去,后来,其听闻日本人抓人去挑东西,在广海上船,东西非常重,结果日本人将挑东西的人推下海,全都淹死了,1940年刚好遇到政府招兵,于是便报名参军。
16岁入伍是年龄最小的兵
“我当时去参军家里的父亲是不知道的,”梁超杰讲,报名征兵时,他只有16岁,是年龄最小的,侨务部门和征兵处的人看他长得英俊,又是华侨后代,于是便以华侨学生的身份报名上去,而后被省兵役部门选送去贵州独山黄埔军校独山4分校读书。
到独山后,梁超杰同各地的一千多名华侨生被编入四分校17期华侨入伍生团,团长为陆军少将黄百强。
1941年初,华侨入伍团改为十七期26总队,于1942年10月10日双十节毕业,毕业后的梁超杰被分到64军156师467团2营独立炮排少尉排长。
“当时从广东到贵州用了30多天,”梁超杰讲,独山黄埔军校当时叫中央军校,还不叫黄埔军校,在军校的时候,所有的人身份都是学员,还不是学生,而到了十八期,便都改为学生,“当时推荐我做军队长,我拒绝了,我说我还是当学生好了。”
抗战8年,他打了四年
“那个时候我在64军当排长”,梁超杰讲,抗战8年,他打了四年,他现在还记得在哪里打过仗,“现在的公路是水泥,以前的都是黄泥路,我们就顺着路边,放大水下去,日本人就觉得很害怕,所以那一次就把他们打败了,”梁超杰讲,那个时候有飞虎队,也有军事顾问,飞虎队轰炸日军基地的时候,马都是四散而逃,日军没地方逃,很多人都爬到树上。
“那个时候很辛苦,没有东西吃,战死比饿死好,”梁超杰回忆,印象最深的是1945年,64军156师与151师追击日军到镇南关,日军窜进越南,当时部队没有收到命令,不敢追过去,而后日本宣布投降,部队便在当地唱戏庆祝,但是被追击的日军不服气,半夜又偷袭,“投降了还这么嚣张,”梁超杰讲,第二天部队会同盟军飞机配合作战,击败了日军,他也在这一站中头部和腿部都受了伤,“就是在这个位置,”老人指着自己右腿大腿外侧的一处黑色疤痕。
加入共产党,参加抗美援朝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内战爆发,梁超杰儿时的朋友林滨来让他看清形势不要去打内战,“林滨抗战时期就去过香港读书,后来读李济深办的达德书院,并加入了共产党东江纵队”,但梁超杰还是不想打内战,1947年退役返乡。
回到台山后,梁超杰经共产党人刘国英介绍,加入共产党地方部队北海支队,在台城附城波浪小学(地下党联络点)做宣传工作,散发传单,直至四九镇建立新政权,他被选为武装大队长,率领武装人员,在古兜山围歼国民党李德、李和参与部队,收缴地主黑枪。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梁超杰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编入中南军区第五航校学习半年,之后,被评为部队特等劳模,又往陕西军区教导团学习,随后被派遣到华北军区14师担任炮兵教员,1955年复员返乡。
1955年回到台山后,梁超杰任台山市四九镇路溪信用社主任兼侨委会副主席,在他的带动下,当年负责的信用社成为全县存款先进社。而为了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他自己带头捐屋料建起了100多平方米的厂房,并发动华侨投资办起腐竹厂、牛奶厂、华侨食品厂等。
老兵获颁抗战卫国纪念章
上世纪60年代末,国内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期,由于在国民党部队中的经历,梁超杰的命运跌到谷底,备受打击,“他们要斗我,说我是反革命,我当兵也是为了打日本人,有什么罪?”梁超杰讲,相比而言,当时有一部分人的命运更凄惨,“我见到在467团2营的副营长黄金桂落魄到跟人讨米,他打工都没人请,还问我借过几次钱,我看到难过但又不知道怎么办。”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梁超杰迁居回到冲蒌,年迈体弱的他一直热心公益事业,当冲蒌侨园装修建设时,他把省吃俭用的钱捐助侨园重修;冲蒌侨联兴建爱乡楼,他又捐助人民币2000元,并多次资助侨刊经费。
今年春节过后,有关机构向他颁发了抗战卫国纪念章,是国内有关机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向全国所有健在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及抗日将领或其遗属专门颁发的,纪念章的章面是一个象征胜利的大大的“V”字,并刻有“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战胜利”。
这枚奖章挂在墙上,很显眼,“看到这枚纪念章,就想到鬼子侵略家乡,当时年轻人都是满腔热血,精忠报国,抱着‘ 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就赚’的心态,”梁超杰讲,即使在现在,看到奖章经常能想到当年大家奋勇杀敌的情形。
现在,梁超杰的亲人基本都出国了,少有亲人在国内,他说儿子没有回来看过他,而且还花了他很多钱,“把我扔在这里不管了,”梁超杰讲,但一生的经历,让他觉得这都没所谓,“家和万事兴就好。”
场景
至今仍难忘战争年代
下午六点钟左右,养老院里的工作人员为梁超杰老人端来了晚餐,有苦瓜酿肉,西红柿,还有一碗玉米排骨汤,盘子里盛有米饭,采访结束后近二十分钟内,旁边人催促着他趁热吃饭,到最后他只是喝了几口汤。
梁超杰现在住在台山市社会福利院的养老院内,搬来养老院前住在冲篓圩,他的房间位于养老院的二楼,十多平米的屋子里,隔成两间,里面是卧室和卫生间,外面是会客厅,墙上挂满了他的证件,别人写给他的信,还有一些诗歌,还有照片,他在屋子里的时候,电视一直开着,和其他不少老人选择看粤语类节目不同的是,他经常看的是中央台的新闻频道,尤其是抗日剧,这时往往勾起他对以往的回忆。
采写:南都记者 石江龙 摄影:南都记者 刘在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