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北京和河北省签订了京冀合作的7项协议,位列其首的是《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曹妃甸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定位是重化工产业。在整个河北节能减排、压减产能的重压之下,如何转型升级也是这个港口工业区面临的最大挑战。
承接重化工产业
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指出,全省四大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是沿海地区,沿海地区重中之重是曹妃甸。
曹妃甸位于首都经济圈的重要位置,距北京192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这里拥有69.5公里的深水岸线,常年不淤不冻,是渤海沿岸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境内浅滩、荒地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
自2003年开发建设以来,曹妃甸累计完成投资3000多亿元,目前以首钢搬迁曹妃甸建设京唐联合钢铁公司为代表,已有19家央企和北京企业落户该地区,总投资达1446亿元。
曹妃甸被河北省视为经济增长的“龙头”。而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又赋予了这座工业园区新的战略意义。
7月31日,京冀两地7项合作协议签署,首要的就是《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
“北京和河北省的投资都不会小。”唐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于山近日对《第一财经日报》等多家媒体表示。
本报记者了解到,曹妃甸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定位是重化工产业。
具体有四方面规划:一是打造世界级炼化基地,二是打造世界级精品钢和深加工基地,三是承接先进制造业转移,四是推进曹妃甸综合贸易大港建设。
于山称,近日,中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环评报告通过专家技术复核进入审批程序,最快今年年底就能开工。另外,华润2×100万千瓦发电机组项目环评报告上报环保部环评中心,首钢二期、海水淡化进京项目已经进入前期工作。这对曹妃甸工业区的产业集聚无疑是利好消息。
唐山市的一位官员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京冀合作还在初期,具体北京和河北各自投入多少,未来企业税收如何分配,这些细节问题还在讨论中。
曹妃甸将紧盯国家顶层设计、京津制度设计动态和唐山市实施方案,密切关注三地陆续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在财政、金融、土地、投资等方面,抓紧开展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
提高重工业进入门槛
节能减排的重压之下,作为北京重工业的承接地,曹妃甸如何兼顾发展和环境保护?
对此,于山的回应是,压减产能压力很大,但并不意味着“家底”全部扔掉。
去年9月国家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其中大气污染严重的京津冀地区降低目标最严格,到2017年细颗粒物浓度要下降25%。
今年5月下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明确规定,加大问责力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PM2.5下降比例为考核指标,并作为对地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于山表示,唐山压减产能压力很大,主要做法是加快转型升级、上环保设施、提升环保运行水平。
如何转型升级,一个重要原则是通过“有中生新”,也就是在原有的产业上,延伸产业链。
“原来重工业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压减产能不意味着家底全部扔掉。比如钢铁,原来卖粗钢多,现在进行深加工。”于山表示,去年唐山市重点项目大约25%以上是钢铁深加工项目,比如管材、钢结构住宅的产业化等。
此外,引进环保产业,比如原来的重污染焦炭产业,向煤化工转移。“2013年,唐山市通过延伸产业链,差不多增加200多个亿的收入;投入技改资金1340亿;今年上半年继续投入700多亿。”于山说。
第二个就是“无中生有”促转型,主要是引进一些没有污染的高科技项目,比如环保产业、电子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于山称,去年唐山市共引进14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投入将近1100亿。今年1~7月第三产业的投入约1120亿元。
“虽然承接的是重化工业,但落后产能、重污染企业曹妃甸一律不要,而一些高能耗企业利用产业转移的机会,正好可以进行设备和技术的升级换代。”前述唐山市官员对本报记者说。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