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在影响人的大脑。近日,有位国外的神经科学家撰文指出,智能手机等平板设备影响褪黑素分泌扰乱了睡眠生物钟;过分依赖GPS,脑中海马体(记忆和导航所用的大脑区域)活动少;一些有网瘾者被观察到大脑中灰白质(处理感情和决定的区域)出现异常;更别提海量碎片化的信息让人难以专注、极其健忘了。
长久以来,一旦有这类文章出现,总会有不少人心生狐疑:这说的不就是我吗?半夜刷微博,早上起不来;同时开着五六个窗口,结果一下午一篇长文都没看完;一到没有Wi-Fi热点覆盖的地方就彻底不认路了;工作不到1小时,已经克制不住地查看了3遍朋友圈,哪怕每次就多刷出了一条新鲜事……
警告已经不新鲜了,这篇文章算是锦上添花。从谷歌是否使人变笨、社交网络会不会让人肤浅等讨论走来,看客们多少也站到了“工具本无善恶,关键看使用方式”这一息事宁人的平地上。数字生活里的普通人“躺枪”之后、嗟叹一番,还是习惯照旧。套用某电影的俗气台词,“听过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些坏习惯真的是科技交与我们的吗?这其实也是个老话题。乐观地看,我们人类以不懈努力而得来的纸、飞机、计算器、谷歌,就是为了满足自己不够努力这一弱点的。这是个有意思的循环:我们与自己的创造物交相影响着,目的与结果互相矛盾又彼此印证。也就是说,从坏习惯中拯救我们的造物,都是为了维持坏习惯而生的。
那么问题变为了:为什么要改呢?在这个时代,混乱的生物钟、短暂的注意力、反自然的特质成为最自然的生存之道。城市吞没郊区、霓虹灯照亮夜空、高效率下的批量生产必然会带来应接不暇导致的低效率……一边是产业兴盛,一边是个体迷失。这时候互联网出现了,它提供了去中心的可能,却仍摆脱不了商业逻辑。
我们的坏习惯背后,是更深重的现代病。
这样的讨论太过宏大,不妨换个角度再看看。
在商业世界里,每一个细分市场的人们,他们的习惯总是比自己想要做到的更坏。在问卷里会选择更关心深度新闻,对外宣称更期待名著改编的电影,为自己下载有关图书馆海量信息的App。但是,所有这些仅仅是说说而已。因此,实际情况是,更方便夜间浏览的设置,更分散注意力的页面设计,更傻瓜的用户体验,通常更加受欢迎。
假设这个时代确实存在着某种理想人的模型,他们自律、专注、思考、行动、爱智慧,我们只不过是理想的火焰照出的自娱自乐的壁上影,这些完美模子印出的乱七八糟的姜饼人。与理想的人相比,我们趋利避害、胆小懒惰,能拖就拖,能坐着绝不站着,乱花渐欲主动被迷眼。这是天性里的弱点。
哲学家展望人类最终向更理想的人靠近,真实的故事却往往如儿童动画片《樱桃小丸子》的发展。小丸子的妈妈为一家人做章鱼丸子,越做越完美,但是所有人都怀念做糊掉的第一锅。路边摊里乱七八糟的姜饼人,才是人心之所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