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机票,除票价本身,还包含被称为“民航发展基金”的几十块钱。这笔钱为什么要收、到底花在哪了?2012年,饱受争议的机场建设费被整合成民航发展基金。2013年,该基金收取超250亿元,其背后是3亿多人次乘坐飞机。
记者发现,这笔收取长达20余年的钱,从“收”到“支”都存在一些疑问。比如,按规定应上缴国库的钱,一部分却进了企业的腰包。
民航发展基金应全额上缴中央国库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3年民航发展基金收入252.63亿元。根据财政部2012年印发的《民航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民航发展基金收入全额上缴中央国库,并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专款专用。
实际操作却不尽然。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72 .24亿元中民航发展基金收入10 .6亿元,占总营收的14.7%。广州白云机场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51.41亿元中机场费收入6.52亿元,占总营收的12.7%。海口美兰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7.6亿元中民航发展基金收入1.38亿元,占总营收的18.2%。
将“基金”放进“腰包”的依据还适用吗?
既然相关规定要求“全额上缴中央国库”,为何又成了上市企业的营业收入?
白云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称,2003年财政部驻广东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曾批复:同意白云机场的机场建设费“扣除按规定应上缴中央国库的部分后,剩余部分作为本公司的营业收入核算”。
2012年,机场建设费已“变身”民航发展基金。2003年针对“费”的批复,还能作为将“基金”放入“自家口袋”的依据吗?白云机场称:“这是财政部等部委批准的规定,白云机场严格按规定执行。除此以外,不做回应。”
但财政部驻广东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表示,2012年颁布的《民航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35条明确规定:新规定颁布后,原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和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的有关规定同时废止。“按照‘后文否定前文’的原则,2003年的批复不能继续使用”。
财政部驻广东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有关负责人表示,2012年民航发展基金合并后,白云机场并未就“能否将民航发展基金部分作为营业收入”向他们请示。白云机场在2013年年报中继续将部分民航发展基金按2003年批复作为公司营业收入的说法,他们并不知情。“如果没有新的批复,应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来执行。”这位负责人说。
中国民航大学机场规划研究所所长王志强等专家认为,机场是准公益性企业,承担公共服务职能,中国处于民航高速发展期,机场需要不断改扩建,因此,留下部分民航发展基金补贴是合理的。
而北师大经管院教授李锐、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等专家则表示,机场上市公司是市场主体,本身利润并不少,“如果拿几亿百姓交的钱对几个上市公司进行补贴,不妥”。
大事记
机场建设费变迁
●机场建设费自1992年3月开始征收。费用为每人15元,而旅客票价低于70元的免收费。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各地区机场建设费收费混乱,引发旅客极大不满。
●1995年10月,民航总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将地方委托民航机场代收的各种机场建设基金或附加费等,统一并入“机场管理建设费”。收费标准也进行统一:乘坐国内航班的中外旅客每人50元人民币;乘坐国际和地区航班出境的中外旅客每人90元人民币(含旅游发展基金20元)。
●2000年8月,民航总局第二次对机场建设费进行调整,自2000年10月1日起,对乘坐国内支线飞机旅客收取的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从原来每人50元降低到每人10元。
●2007年11月,财政部公告,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征收期限延续至2010年。
●2011年1月,财政部网站发布公告,旅客于2011年1月1日及以后购买支线飞机执飞的支线航班机票,免缴机场建设费,其他机场建设费征收标准保持不变。
●2012年4月,收取了20年的机场建设费更名为民航发展基金,继续征收至2015年底。征收标准是:乘坐国内航班的旅客每人次交费50元;乘坐国际和地区航班出境的旅客每人次交费90元(含旅游发展基金20元)。
(综合新华社、新京报、南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