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记者 梅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昨天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解决国企薪酬制度问题,关键是要厘清国企领导人的身份问题。对不同的国企领导应分类管理,实行不同的激励机制。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国企高管的薪酬制度改革即将推行。“方案”制定过程中,人社部等部委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50岁以上国企高管有九成不愿放弃行政级别,变身体制外,获取更高报酬。
聂辉华认为,这是因为国企高管从计划经济开始就是被当做官员来管理的。作为官员,升迁是第一要务,大部分的国企领导都想往行政岗位上走。
现行体制下,国企领导既有较高行政级别,又拿着优厚的市场化薪酬。这种权力和金钱相结合的格局导致了国企领导人身份错位,官员不像官员,经理人不像经理人,更易有腐败机会,且难以对其有效监督。
为消除国企领导身份扭曲易导致的腐败,必须对国企领导的身份进行明确定位。聂辉华说,国企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目前国企负责人仍宜保留公务员身份。但是,为了切断国企负责人的利益输送链条,避免其凭借市场化报酬导致经济犯罪,应将国企负责人的行政级别与市场化薪酬分离。
国企要面对市场,其领导人员应主要采取市场化激励方式,这也符合“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规定。在没有行政级别的情况下,国务院国资委能更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国企领导干部的调任。
所以,国企领导中的其他一般干部,可以全部转为标准的职业经理人,参照市场体系进行激励,但是不能保留行政级别,也不能再通过“调动”直接流回党政机关的公务员序列。
少数即将退休的国企负责人:可保留其市场化薪酬,但不再保留其行政级别,也不能再通过任何渠道流回党政机关,以避免身份错位。
新任国企负责人:一律根据其行政级别领取公务员工资,完全当做国家公务员来管理,他们不能从企业获取任何经济报酬。
国企其他领导人员(如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不再保留行政级别,可以从企业获取市场化薪酬。如少数人员仍愿保留行政级别,可逐步调任到党政机关,并逐步取消市场化待遇。
在任的国企负责人(“一把手”和“二把手”):保留其行政级别,市场化待遇每年递减三分之一,3年后与同级别公务员相近。
如何对不同国企领导分类管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