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决定下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 取消其“职务消费”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琳):中共中央政治局最近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但这两个文件具体的内容一直没有对外披露。中国主管人力资源和国有资产的官员9月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披露了更多细节。他们说,改革后,多数央企负责人薪酬水平将有所下降,“职务消费”将被取消。
对于这一次关于国有企业领导人薪酬制度的改革,人们首先有一个疑问就是,到底是哪些企业的哪些负责人的薪酬要归中国政府来定?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表示,改革方案只适用于由中央企业中由中央管理的负责人,而这些央企中通过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则要按照市场机制制定薪酬。按照邱小平的解释,央企负责人的薪酬将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以及“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基本年薪根据上年度中央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定倍数确定;绩效年薪根据年度考核评价结果,在不超过负责人基本年薪的一定倍数内确定;任期激励收入根据任期考核评价结果,在不超过负责人任期内年薪总水平的一定比例内确定。”
邱小平说,在确定这些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水平时,要做到与管理者责任、风险和贡献相适应,并综合考虑企业职工、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以及城镇单位负责人的工资水平。他明确表示,改革后,多数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水平将会下降,有的下降幅度还会比较大,负责人薪酬与其职工平均工资之间的差距也将低于目前水平。改革方案同时还要求中央管理企业的负责人不得在企业领取国家规定之外的任何其他福利性货币收入。
而对于广受诟病的企业负责人的“职务消费”问题,中国政府这一次也决心要改变它。过去,中国人把企业负责人履职的支出统称为“职务消费”,但由于缺少对职务消费的明确界定、财务制度规范不严,职务消费实际上就变成了一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徐福顺说,这一次改革取消了“职务消费”的提法,将央企负责人履职过程中的必要花费分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两大项。
“这个文件合理界定了国企领导人履职过程中必要的支出,履职待遇就是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和必要的业务培训;还要发生一些费用,我们把它规范为业务支出,就是四项,国内的差旅费,临时出国出境的费用,招待费用和通讯费,除了国家规定的这些,国企领导人不能有其他的公款职务消费。”
徐福顺强调,对央企负责人的各项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都将设置上限标准和禁止性规定,比如:“企业用公款为负责人办理的理疗保健、运动健身和会所、俱乐部会员、高尔夫等各种消费卡”“为企业负责人个人设置定额的消费”等,都将成为不可逾越的政策红线:“像用车的问题,办公室面积的问题,都已经量化了。还有,培训的问题,也有明确规定,如果是为了生产经营必要的培训,应该有,但是如果是你用公款给自己搞学历,这个是绝对禁止的。”
这也就意味着,以后中国中央企业的负责人要参加MBA、EMBA这类收费不菲的课程镀金的话,就得自掏腰包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