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山西省委组织部长调整。湖南省副省长盛茂林接替汤涛,出任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汤涛调任人社部副部长。此前,因官员外调一直空缺的安徽、黑龙江两省省委组织部长,昨天也由当地媒体确认,分别由山东省副省长邓向阳、河北省副省长杨汭接任。
记者梳理十八大以来调整的组织部长情况发现,至此,十八大以来,全国已有15个省份调整组织部长人选,且31个省份组织部长基本到位,仅湖北一省组长部长空缺。公开报道显示,自6月19日,楼阳生被公开宣布外调,湖北省组织部长一职已空缺两个多月。
组织部长们都由何处来
十八以来,各地组织部门有较大的调整,2014年8月上旬,江苏、上海两地组织部长相继调整。原安徽省组织部长王炯、原黑龙江组织部长徐泽洲分别就任江苏、上海组织部长。至此,全国已有14个省份调整组织部长人选。加上近日盛茂林调任山西省委组织部长,王炯和徐泽洲调任江苏、上海后的空缺由邓向阳和杨汭接任,至此,全国已共有15个省份调整组织部长。
不过,与之前多为平调或空降稍有不同,近期三省的调整出现了新的特点,即三人均已进入当地省委常委班子。
记者统计发现,十八大以来调整到位的一批现任组织部长职务调整前,多是副省级干部。其中3位前职务是省委常委、组织部长,2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2位中央“空降”,1位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1位副省长,1位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位高校党委书记(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调任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极少有下级直接升任。
而此次分别调任山西、安徽、黑龙江省组织部长的盛茂林、邓向阳和杨汭三目前均在各自省份担任省委常委职务,外调前,这三人均不在常委班子之列。
资料显示,邓向阳于2013年1月当选山东省副省长,在山东省8位副省长中排名最后;盛茂林担任湖南省副省长也仅2年,在湖南省7位副省长中排名第四;杨汭与盛茂林一样,也是2012年担任副省长,在河北7位副省长中排名第四。
前任组织部长们都调任何处
组织部是直接管理和选拔官员的部门,位置十分重要,组织部长更不待言。那么各省组织们经历一番历练之后,一般都调任何处?记者梳理发现,十八大以来调整的15省的前任组织部长中,6位已任各省、直辖市专职副书记,在党内位置“更进一步”。此外,3位调往异地继续任组织部长,1位任纪委书记,2位调往中央,2位进入地方政协系统。
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组织部长的出路一般是专职副书记或常务副省长,任职年限比较短的就到其他地方交流继续任组织部长,还有一些资格比较老的就去政协。“治国理政的关键还是在用人,组织部长的经历对干部今后的仕途是有好处的。”
记者统计发现,今年3月,原浙江省组织部长蔡奇被免去刚刚担任数月的浙江省常务副省长职务,后已被调中央有关机构任职。此外,现今地方党政一把手,也不乏组织部长出身,包括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湖北省省长王国生等。
“组织部长是个关键岗位,干部干得好的话,可以作为今后更好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历练和台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在接受记者采访也如此表示。
组织干部一般怎么选拔
那么考察组织干部,一般都要经历哪些程序?记者梳理媒体报道发现,一般的副部级以上干部选拔任用均由中组部负责。组织部考察了解干部的方式很多,但最有效的手段却是一种老式做法:与被考察对象谈话。事实上,直到现在,与被考察对象谈话仍然是组织部考察了解干部最主要的方式。
中组部原部长尉健行对组织工作有过这样一段表述。他说,熟悉干部是组织部的职业要求,必须亲自接触、亲自谈话。别的方法都可以研究,但都代替不了亲自接触、亲自谈话这个方法。
“组织部找谈话”是一件非常严肃、重要的事情。被考察对象说的每一句话,以及谈话时所表现出的态度,甚至一个细微的动作表情,都有可能成为上级任免的依据。谈话中,有时还会让被考察对象即兴写点东西,如开列一个自己读过的书目、写一个简短的自我评价等等,以尽可能全面、详细地掌握被考察对象的各方面情况。
座谈会,也是组织部门考察了解干部的一种传统方式。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可以对多个被考察对象进行比较、筛选。如果有人在会上有一点特殊的表现—比如经过精心准备,使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做了一个既简明又系统的发言,或是发言中有一两句比较生动的警句或引用了几句朗朗上口的群众语言,他就可能给会议主持者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影响到他日后的使用和提拔。
但中组部很早就意识到,仅靠谈话了解干部,有其局限性。为了更客观、更科学地评价和选拔干部,中组部启动了一项名为“干部工作新方法研究”的计划。这是一个很庞大的项目,研究内容包括对干部能力素质的测评、考核干部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的方法,等等。这个计划吸收了当时即便在发达国家都非常前沿的心理学量表测试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一向很神秘的组织部门,正在更加的公开和透明。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