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龙”飞船可以运载7名宇航员,但尚未进行载人试验。
|
美国航天局16日宣布,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赢得共计68亿美元的商业载人航天合同,将建造商业“太空巴士”运送美国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这将让美国摆脱不得不依赖俄罗斯飞船的尴尬局面。
美国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波音公司将获得42亿美元建造CST-100航天器,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将获得26亿美元建造载人版“龙”飞船。
博尔登说:“今天,我们距从美国领土用美国飞船发送美国宇航员又近了一步,距在2017年结束对俄罗斯的唯一依赖又近了一步。”
由于运营成本高、安全系数低,美国航天飞机已在2011年全部退役。新研发的CST-100和“龙”飞船都是在上世纪美国登月的“阿波罗”飞船基础上建造,它们均能搭载7名宇航员上天。
美国航天局说,根据新合同,CST-100和“龙”飞船都至少要进行一次试验性载人飞行,将把至少一名美国宇航员送上空间站。一旦试验通过,两家公司将各自实施至少两次、最多6次的载人航天任务。此外,这两艘飞船也将为其他国家提供运送宇航员服务。
自2010年以来,美国已投入约15亿美元帮助美国企业开发载人飞船。
新闻分析
美国载人航天进入商业时代
波音和“太空探索技术”这两家公司16日分别领取了美国政府提供的总价68亿美元的载人航天合同大单。它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美国载人航天进入覆盖面更宽大的商业时代。长期以来,美国航天局都拥有自己的火箭,并且在运行和操作上都是自己把关。现在,美国航天局的宇航员不再通过政府的载人飞船前往太空,他们可以租用波音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提供的飞船。
航天强国美国的尴尬
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全部退役,美国作为航天强国陷入尴尬境地,不得不完全依靠俄罗斯载人飞船运送宇航员,并为每张“船票”支付约7000万美元。一年中,在宇航员去往太空的路费上,美国航天局就需要付给俄罗斯4亿多美元。
最近,美、俄两国政府为乌克兰局势剑拔弩张,太空科技合作也受到影响。美国表示俄罗斯要价太高,无法接受。
目前,美国航天局暂停了与俄方的“绝大多数”合作和联系,只有国际空间站例外。
私营企业进军航天领域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就规划扶持美国企业进入常规航天领域。但当时私营企业的科技研发水平和整体实力与今天有很大差距,只有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大公司能够参与航天飞机等载人航天项目。
2004年,美国在宣布结束航天飞机项目后加快转型步伐,一年后便启动了商业轨道运输服务项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轨道科学公司这两个航天发射市场“新贵”也由此诞生。此后,它们为美国航天局多次完成向国际空间站运货的任务。
在2013年商业轨道运输服务项目顺利完成的基础上,美国政府又宣布进一步实施商业载人项目,旨在通过竞标方式让美国企业制造出“安全、可靠、经济”的太空飞船。
美国政府腾出手研究火星等遥远天体
美国已将商业航天视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美国太空基金会今年5月发表报告说,全球太空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其中包括太空产品、服务和基础设施在内的商业太空活动。美航天局长博尔登曾说:“显而易见的是,美国太空探索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美国的商业航天与互联网最初发展历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互联网最初由美国军方开发,后来向企业开放,最终诞生了一批人们耳熟能详的美国IT巨头。现在,同样是美国政府投巨资打基础,为美国企业赚“钱”途。
从长期看,美国发展商业航天将会影响到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对其他国家的航天服务效率和效益提出挑战。
美国政府的太空项目重心已从地球低轨道转移到火星等遥远天体。美国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说:“把地球低轨道运输任务交给私营企业,能使美国航天局专注于更具雄心的任务—把人类送上火星。”
综合新华社、东方早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