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读懂上海自贸区企业黑名单
胥会云
1467家自贸区内企业“首登”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相当于应该报送年报的企业总量约12%。
这是上海市工商局9月23日披露的数据,被媒体解读为上海自贸区首发企业黑名单。哪些企业会上黑名单?上了黑名单面临哪些监管约束?未来如何进一步加强宽进严管?《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为你解读。
公示年报是义务
按照规定,可以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未按规定期限履行年度报告公示义务;二是通过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不过目前自贸区首份发布的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原因都在于没有履行年报公示义务。
按照《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试行)》,上海自贸区内企业应在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也就是原来年检的时间段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送上一年度年报,同时向社会公示。当年设立登记的企业,自下一年起报送并公示年度报告。
按照自贸区内的企业设立情况,今年应该有近1.2万户企业报送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最终主动完成申报的有87.9%。
根据上海市工商局网站的信息,从8月11日到9月12日,已经有20家企业因为履行公示年度报告义务,所以被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严重违法企业或面临贷款限制
与其说上述异常名录是黑名单,不如说被列入该名录更像是被出示了黄牌警告。
从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后,相关的法律责任发生了变化。过去如果不办理年检,工商部门会进行行政处罚。而现在,则是进行信用约束。
当然,这还只是第一步,如果被列入名录的企业又未能在3年内按规履行公示义务,将进一步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并公示。等待这些企业的,将是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银行信贷等多方面的限制或禁入。
事中事后监管怎么管
自贸区内实施之初就明确,在区内试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不登记公司实收资本;同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规定。
注册公司的便捷和自贸区所激发的创业、创富激情,早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初就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大量的企业和个人涌入自贸区开始注册企业,这也使得区内新设企业数量超过1.2万家,超过原上海保税区20年的注册数量。
基于“宽进”的原则,上海自贸区内无法对注册企业设置门槛。不过在自贸区挂牌之初,管委会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未来可以通过市场和监管来加以选择。
上海市工商局的数据显示,自去年挂牌至今年9月15日,自贸区共新设各类企业12288户,新设企业注册资本总计3459.08亿元,户均高达2840.98万元。其中,注册资本过亿元的有769家,过1000万元的有5234户,占到了总数的43.07%。从新设企业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占新设企业总数的54%、27%。
为形成稳定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上海自贸区在“宽进”基础上实施了“严管”,这份经营异常名录的出现,也表明这种严格的事中事后监管已经落地。
除了上述的企业年报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之外,上海自贸区还形成了包括安全审查制度、反垄断审查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制度在内的6大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当然,要使事中事后监管发挥效应,各类数据库的整合和统一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真正对企业实施信用约束。
显然,“宽进”自贸区之后,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