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新闻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网媒记者走近东北地区藏传佛教中心——瑞应寺

来源:东北新闻网

  

瑞应寺
瑞应寺
瑞应寺屋檐
瑞应寺屋檐
瑞应寺院内
瑞应寺院内


  网媒记者走近东北地区藏传佛教中心——瑞应寺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杨丽鹏) 9月25日,“2014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辽宁行”的记者们走进了被誉为“中国玛瑙之都的”阜新市。在这里,网媒记者们有幸参观到了东北地区藏传佛教的中心瑞应寺。

  瑞应寺,蒙古族人称“葛根苏木”,俗称佛喇嘛寺。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该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到康熙四十四年初具规模。道光年间,寺院达到鼎盛时期。康熙帝赐名题字,赠刻有满、蒙、藏、汉四种文字的瑞应寺匾额,并称瑞应寺一世活佛桑丹桑布为“大清东部蒙古老佛爷”。

  据史料记载,瑞应寺鼎盛时期,有这样一种说法“有名喇嘛三千六,没名喇嘛赛牛毛”。经历长达180多年的扩建,瑞应寺的占地面积达到约18平方公里,有大小寺殿97座,约1620多间,形成了气势恢宏的佛教建筑群。

  正殿大雄宝殿,栋宇巍峨,雄伟壮观。活佛宫分东西两馆,有房舍999间,南北七道门。大殿周围有四大扎仓和德丹阙凌,寺院外环——万佛路上有万尊石雕佛像,素称“万尊佛”。寺院内的每座殿堂楼阁,经亭佛塔,风格各异、宏伟壮观。此外,还有寺院僧住宅800户、3000多间瓦房。住宅门窗上均刻有涂着红绿颜色的吉祥图案,清静平坦的院落和整洁有序的街貌,给人一种神秘幽静之感。

  从始建瑞应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280年之间,曾传六世活佛。瑞应寺是集藏、汉、蒙式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建筑杰作,在我国古代建筑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该寺内保存了大量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物,不仅反映了蒙古族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特点,也反映了蒙汉及其它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共创文明的历史见证。当年的瑞应寺雄伟壮观,凡来过瑞应寺的人皆赞叹不已,它曾是一座相当有影响的佛教大寺院,作为我国东部蒙古族地区最大的蒙藏佛教文化中心,它每日接纳香客数千次,甚至远在海外的信徒也都跋山涉水前来朝拜。

news.sohu.com true 东北新闻网 https://news.sohu.com/20140927/n404703755.shtml report 1976 瑞应寺瑞应寺屋檐瑞应寺院内网媒记者走近东北地区藏传佛教中心——瑞应寺黄河新闻网讯(记者杨丽鹏)9月25日,“2014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辽宁行”的记者们走进了被誉为
(责任编辑:UN988) 原标题:网媒记者走近东北地区藏传佛教中心——瑞应寺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