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9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深刻阐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了讲话。俞正声在会议结束时作总结讲话。
会议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要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善于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全社会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创新载体和方式,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
会议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积极做好双语教育、信教群众工作和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和知识分子工作。
新闻链接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曾开三次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已先后于1992年、1999年和2005年召开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会议间隔年限和召开时间均不固定。第二次和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还都与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合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面对民族分裂主义愈演愈烈的形势,国家民委建议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民族工作会议,研究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批示同意这个建议,并把会议名称定为“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1992年1月14日至18日,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京召开,56个民族皆有代表出席。主题是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开了通过中央会议来研究民族问题的先河。”国家民委原副主任赵延年曾表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大会上作的报告高屋建瓴,对民族问题有很多新的概括。
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新世纪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组成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引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新京报记者 许路阳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摘要】
基础建设
全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会议强调,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解决路和水的问题。民族地区交通建设,既要打通对内对外联系的“大通道”,也要畅通与“大通道”联系的“静脉”、“毛细血管”。建设一批重大饮水调水工程、大型水库和骨干渠网,同时支持地方搞好水利设施建设,全部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城镇化
规划建设一批民族风情村镇
会议强调,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要与我国经济支撑带、重要交通干线规划建设紧密结合,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还要重视利用独特地理风貌和文化特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民族风情的特色村镇。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继续在民族地区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中央和地方都要加大投入,落实好生态补偿机制。
人口流动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要搞好“两头对接”
会议指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能采取“关门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关键是要抓住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两头对接。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注重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坚决纠正和杜绝歧视或变相歧视少数民族群众、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引导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城市管理规定。
基层党建
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民族地区的好干部要做到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优秀的要放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