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考古现场,发掘出明代修建故宫时的基础。
昨天是故宫博物院89岁生日,故宫开启彻底进行环境整治、全面恢复历史风貌的系列工程,以此迎接明年10月10日的“90大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通过撤除御花园内食品商铺、拆除与整体环境不协调的现代临时建筑、晚间开放神武门广场停车等措施,以恢复历史原貌、方便游人感受故宫文化。 京华时报记者张然
消息发布 故宫年票网络开售
昨天,故宫博物院发布消息称,故宫年票目前已在故宫网上售票系统开售。年票售价为300元,一年可参观故宫10次,年票为实名制。据了解,该年票将从2015年1月正式开始使用。
目前,“故宫网上售票系统”已经设置“年票预订”链接。购票者需填写年票所属人姓名、二代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二代身份证为入院唯一凭证。每天网上预订总人数为4万人上限。故宫方面预计12月将是购买年票的高峰时段。
此外,故宫还将于近期再次召开媒体、志愿者关于分流限流措施的公开征求意见会,届时有可能针对免费日、半价日等惠及更多观众群体的票价方案征求意见。据透露,为了实现游人在一年中分散游览故宫,“削峰填谷”,故宫有望出台“强力刺激措施”。
今年十一游客骤降
本月初,故宫博物院顺利完成了2014年十一黄金周的接待任务,整个黄金周接待观众人数人共64.8万人次,比2013年的71.4万骤降了9.2%,10月2日的单日客流量较之前年的18.2万和去年的17.5万人,也大幅下降到了14.4万人次。据了解,这是故宫继“非典”之后首次实现游人同比“骤降”。
单霁翔指出,这同故宫近年来采取的系列平衡措施相关,同时也与出境旅游增多的大环境相关。
今年十一前,故宫博物院公布了黄金周接待方案,充分做好了迎接超大观众流量的准备。同时趁热打铁,再加重码,创造舒适游览环境的同时,引导和呼吁观众文明参观。黄金周期间,观众在进入故宫博物院时,都收到了一条温馨的短信提示,倡导文明游览。据悉,十一期间,游客参观中的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参观文明了,游客的纠纷也就不复存在了。据介绍,今年故宫博物院的黄金周期间接待实现了零事故、零投诉。
御花园
食品商铺全部撤除
昨天,故宫御花园最后一处“故宫御茶房”的牌子被撤掉,从此,这处古典园林的“大食堂”的时代一去不返。据悉,撤除御花园内售卖食品的商铺后,将重新进行整体规划,为观众提供具有故宫特色的文化产品,提升御花园的文化氛围。
今后,观众休息、用餐场所将由御花园内南移至坤宁门东西两侧区域,那里将增设免费无线网络,观众可在该处短时休息、用餐,还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了解更为丰富的参观信息。
园内通行空间翻倍
作为经典景观和节假日“堵点”的御花园,此前被选为试点尝试展开了9项环境提升工程。单霁翔表示,要通过一系列‘组合拳’,使御花园回归古典园林之美。御花园试点成功后,明年将在全院推广其环境整治、景观恢复取得的经验。
单霁翔介绍,原来御花园内的护栏形式多样且数量较多,造成大面积用地的闲置,影响了观众活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故宫博物院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拆除多余不规则护栏,对于石雕、盆景、假山石等室外文物,或采用绿植进行软隔离,或以石栏杆作围挡,整体提升古典园林的文化氛围;同时,将在石子路两旁裸露的土地铺上防护透水板材,减少对于石子路面的磨损。
据介绍,目前御花园内通道面积增加到5600平方米,较原来翻倍,大大增加了观众的参观空间。
在园林部门的指导下,园内的树坑将垫以防腐木板,使其得到更好的生长空间,从而实现对古代园林树木的保护。同时,还将整合观众休息区域,花坛四周将做成防腐木路椅,让观众更加有尊严地休息。这些做法将在明年推广至整个紫禁城。
堆秀山
水法景观修复再现
“五、四、三、二、一,喷水!”昨天,单霁翔领着记者走到堆秀山前,当喊到最后一声,紫禁城中现存唯一的一处水法喷泉景观在停滞了20多年后重现。
这处水法喷泉景观位于堆秀山山前左右两侧狮子背上。据记载,乾隆初年,堆秀山前增设水法,利用山势制作喷泉景观。水法运转之时,需要预先在堆秀山山腰上的几口铜缸内贮水,利用山势,水自山内管道输送至山下的两座石钵,再从其上的蟠龙口中喷出。这项水法工程先后历时一年之久,可谓建造不易,而水法的日常运转和维护则更难。清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对这一费时费工的景观便无暇维护。
1952年,为迎接国庆曾改变原来铜缸贮水的做法,利用自来水管道,重新设计了上下水和排水方案。喷泉恢复后,因维护不便,也时停时用,至今已有20多年停滞。
恢复景观
乾清门广场
边换地砖边开放参观
是紫禁城外朝和内廷的分隔界,目前已展开第三次大修。工程计划今年完成广场东侧地面的翻墁工程,将广场水泥地面砖全部更换为传统的大城砖半砖直柳叶地面。届时,乾清门广场将整体恢复历史原貌。
据了解,在此次修缮工程中,故宫一改以往用铁皮围挡进行修缮的做法,首次学习巴黎圣母院的修缮经验,进行“开放式修缮”,改用绿色安全密目网或低矮的可透视围挡将修缮空间与参观空间进行分隔,边修缮边展示,观众路过修缮区时可以一并了解到古建筑传统修缮工艺的精妙。单霁翔对此表示,修缮记忆本身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式修缮有利于官式古建营造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神武门广场
拆除两侧临时建筑
昨天,故宫博物院“庆生”的方式之一是大规模拆除紫禁城内的彩钢房,神武门广场两侧的一些临建首先被拆除。
据悉,在本次环境整治工程完成后,神武门广场两侧将用于展示和销售故宫文化产品、故宫出版社图书。同时,配套的绿地小广场将供游人休息、观看景山景观、夏季纳凉。单霁翔指出,此地可作为游人的最后休息点,没时间进故宫又想感受古建文化的,将来在紫禁城关门之后也可到此广场休息、购物、拍照、喝咖啡、品茶。届时,神武门广场在晚间有望向游人开放停车,方便人们下班后到此感受故宫文化。
昨天被拆除的还有寿康宫外侧的彩钢房(原为资料信息部办公用房)、西部区域的彩钢房(原为职工食堂)和砖混建筑(原为职工浴室),以及隆宗门内、景运门内的彩钢房(分别为观众快餐厅、故宫商店)。此举不仅能够消除火灾隐患,还能增加观众活动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恢复古建筑的历史原貌。
以景运门、隆宗门为例,这两处建筑均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并于明万历、清顺治年间两次重修,分别位于乾清门前广场东、西两侧,遥相呼应、形制相同,均为进入乾清门前广场的重要门户,进而可通往外朝中路及内廷中路各处,因此也被称作“禁门”。历史上自亲王以下,文职三品、武职二品以上大员以及内廷行走各官所带之人,只准至门外台阶20步以外处停立,严禁擅入。“这些区域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应该充满文化氛围,而不是商业气息。”单霁翔说。
历史上,为了缓解办公用房、接待用房、科研用房、文物库房、食堂等房屋使用的紧张情况,故宫博物院先后修建了59栋彩钢房,共计3600余平方米,同时,建设了一些与整体环境不协调的临时建筑,共计5000平方米。自2012年至今,故宫博物院完成的彩钢房及临时建筑拆除工程总面积已达3795平方米。
澄瑞亭
增设隔离带防游客投币
长期以来,部分观众和导游误认为御花园澄瑞亭下的水池为“许愿池”,随意将硬币、纸币投入池中,更有甚者将一些废弃物顺手而掷,造成池内积有漂浮物,严重污染了水质。故宫博物院派工作人员加强现场巡视、劝导制止,虽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仍有部分观众不听劝阻、我行我素。为此,故宫曾想了很多解决办法,比如在水面放置大网等,不但效果不佳,反而背上了“吸金”的黑锅。
据介绍,故宫采取新措施,在水池外围增加了景观隔离带,让游人无法靠近水池,同时加强了对导游的劝说。故宫博物院昨天再次呼吁广大观众不要听信误导,文明参观澄瑞亭。
考古成果
发现头盖骨制“嘎巴拉碗”
今年,故宫研究院获得了国家文物局认可的集体考古发掘资质。单霁翔介绍,目前,故宫博物院内考古已取得重要成果。
例如,首次对故宫城墙的现代地面以下部分进行了解剖,认清了生土之上城墙地基、墙础及墙体的完整结构;首次在多处建筑群范围内发现了地上建筑之下,年代明确、布局特殊的早期建筑遗址;首次将故宫视为一个整体,将各处考古发现的同时期夯土建筑基础进行科学记录,为研究故宫建筑群创建初期的情况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材料。特别是考古人员首次在故宫院内发现并发掘出一处御窑瓷器的集中埋藏坑。
据介绍,清宫造办处为皇帝精心打造御用的瓷器、玉器等,对品质要求严苛。那些生产时同一批次中不符合要求的器物是如何处理的?这处埋藏坑的发现填补了研究宫内废旧瓷器管理制度的空白。
另外,在这处埋藏坑中还意外地发现了藏传佛教的法器—嘎巴拉碗的碎片。嘎巴拉碗是由人的头盖骨做成,又称内供颅器,是修无上瑜伽密部举行灌顶仪式的法器。制作嘎巴拉碗用的头盖骨,必须是修行有成的僧人,一般多为按照高僧生前的遗嘱,从遗体上取下制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