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18日报道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日前刊登一篇对《南中国海:在亚洲争夺权力》一书的书评,题为《一波波的麻烦》,文章节译如下:
被称为曾母暗沙的珊瑚礁面积并不大:只是海面以下22米处一块凸起的暗沙,距离马来西亚婆罗洲海岸107公里。而其以北1500公里处的中国却把它视为领土的最南端,即辽阔的呈U字形的南中国海的底部,并在地图上以“九段线”划定出海上边界。如今,这幅地图已经出现在中国护照上。
比尔·海顿的这本书精彩纷呈,清晰易懂,从历史、法律、政治、经济和战略等几乎各个角度,论述了这些纠纷的复杂性。海顿是英国广播公司的一名记者,曾写过一本有关越南的书,即使是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样枯燥的话题,他也能讲得绘声绘色。事实上,他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以激动人心的笔触描述东盟会议的作者。
尽管如此,该书清醒持重,它认识到限制并没有化解纠纷的可靠方式。中国的“九段线”也是台湾地区当局的主张,“九段线”地图是民国时期绘制的,其覆盖了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主张拥有的“专属经济区”。菲律宾对“九段线”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但即便菲律宾胜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无法对岛屿、礁石或浅滩的主权作出裁决。况且,中国也不会理会。
南海上星罗棋布的小岛屿和其他无人居住的礁石已被改造成小型堡垒来强化领土主张。中国和越南1988年在南沙群岛进行了一场海上血战。今年早些时候,在西沙海域因石油引发了高压水炮冲突和撞船事件,当时中国的一个钻井平台正在一片越南声称拥有“主权”的西沙群岛附近海域钻探。
然而,引起纷争的可能并非资源。海顿称,石油行业专家对南海的油气储量将使其成为“下一个波斯湾”的说法表示怀疑。可开采的油气储备多半位于毫无争议的海域。此外,由于缺少管理机制,南海曾经惊人的鱼类数量也已大大减少。
使得这些纠纷如此危险的是国内外政治的有害结合。在中国,“九段线”版图已上升为国家努力消除19世纪和20世纪初屈辱历史的民族主义象征。但在越南(关于该国,海顿的笔触特别犀利),举例来说,政府却面临急于抓住任何对华“软弱”事件的批评人士的压力。批评中国已成为变相批评越南本国执政共产党的一个手段。
最令人担忧的是南海已成为中美两国斗狠战场这一事实。中国认为,美国正在怂恿各沿海国家反抗它的领土主张,并对美国坚称有权向中国的领海边缘,即距离其海岸22公里的海域派遣侦察船极为愤懑。美国的主张取决于其海军和商贸运输在整个南海地区的航行自由。南中国海已成为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以及保护友邦和盟国不受中国欺凌的意愿的考验。海顿严肃地指出:“发生冲突是大势所趋。”
然而,作者补充道,他在研究的最后阶段改变了想法。在海顿开始写这本书时,他认为某种关于南海的冲突即将发生。但他后来渐渐相信,中国领导人明白他们不会在“热战”中取胜,因此急切地想避免这场战争,并转而利用他们所称的“战略机遇期”来增强中国的实力。不过,他们知道对方肯定会抓住这一点,因此自己必须表现出维护主权的强硬态度。这是一个有趣的论点。但是,该战略极易使人做出错误判断和误解,以及受到坏运气的影响,因此它并不是一个非常令人放心的战略。(编译/左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