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政府网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加强“三公”经费、会议费使用和楼堂馆所建设等方面审计。
加大对经济风险隐患审计力度
《意见》指出,要看好公共资金,严防贪污、浪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三公”经费、会议费使用和楼堂馆所建设等方面审计,促进厉行节约和规范管理。
《意见》提出,要加大对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的审计力度,密切关注财政、金融、民生、国有资产、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区域性金融稳定等情况,注意发现和反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积极提出解决问题和化解风险的建议。
《意见》指出,加强对“三农”、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扶贫、救灾、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加强对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以及大气、水、固体废物等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情况的审计,探索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把审计结果作为考核、奖惩依据
《意见》指出,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各级政府要将整改纳入督察督办事项。
《意见》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要依法依纪作出处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整改不到位的,要与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的,要严格追责问责。
释疑
审计机关如何确定审计项目?
审计监督的对象很多,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照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组织实施审计。
为保障审而有效,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制定过程非常严谨。审计机关首先必须通过了解、掌握、研究宏观经济信息和政策动态,走访有关部门,召开专家学者咨询会,征求内部机构和下级机关意见等,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收集对审计工作的需求,初选审计项目。
其后,对初选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进行评估,综合确定备选项目及优先顺序。对综合项目的重要程度、项目风险水平、审计能够达到的预期效果等进行评估。
据新华社电
亮点
1
问题整改成“一把手”工程
审计署副审计长孙宝厚说,社会对屡审屡犯的问题特别关注,要求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全面向社会公开。对此,《意见》对加大整改力度的规定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公开;一个就是问责。
孙宝厚说,《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单位整改的责任。具体包括:
—要求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整改的第一责任人。整改成了“一把手”工程,单位自然更重视。
—要求被审计单位将整改结果在书面告知审计机关同时,要向同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告。
—各级政府每年要专题研究整改工作,并将整改纳入督察督办事项。
—有关地区和部门要把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
—审计机关将建立整改检查跟踪机制,必要时可提请有关部门协助落实整改意见,同时也会将有关单位反馈的整改情况向社会作出相应的公告。
2
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意见》提出,审计机关要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
孙宝厚说,近年来,在审计中非常注重推动中央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今年8月份开始,审计署组织18个特派办和25个派出审计局,全面对中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
孙宝厚说,今后,审计工作将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推动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加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密切关注资金的存量和增量,促进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同时,加大对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的审计力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加强对“三农”、社保、教育等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促进改善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密切关注各项改革措施的协调配合情况,推动深化改革。
据新华社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