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要闻 > 经济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林毅夫:中国可将劳动密集产业向海丝国家转移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东莞10月31日电 (蔡敏婕)“中国可以将传统劳动高密集型产业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工资成本较低的国家转移,从而达到双方的"互惠双赢"。”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世界银行原副总裁林毅夫在31日在东莞表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以带动沿线国家现代化和工业化。

   首届21世纪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国际论坛当日在广东东莞举行。本届国际论坛受到了境内外的高度关注。吸引了25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近30位沿线国家或地区政要,48家境外商协会的45位会长,10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等参会。

   林毅夫把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誉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外合作的升级版。他认为,中国目前的发展态势和七十年代左右东亚经济体相似,具有在2020年达到城乡居民人均生产总值为12700美元水平的潜力,成为高收入的国家。

   林毅夫称,中国需要把这些潜力转化为发展现实,除了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还需要进行产业的升级和技术上的创新,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生产水平。

   “"一路一带"上有很多自然旅游资源或劳动力丰富的国家,这些国家将成为开拓中国市场最好的国家。”林毅夫说,中国将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提供旅游观光游客的资源,另一方面中国若将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低工资成本国家转移,将是那些国家良好的发展机遇。

   林毅夫表示,目前中国和八十年代的新加坡、中国台湾等“亚洲四小龙”发展态势非常相似,当年这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工资成本提升,把传统高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为中国带来就业机会,使得中国保持35年的经济增长。“中国目前雇佣了1.5亿制造业工人,随着中国工资成本的上升,可以将传统劳动高密集型产业向海丝沿线低工资成本的国家转移,使这些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news.sohu.com false 中国新闻网 https://www.chinanews.com/cj/2014/10-31/6739073.shtml report 884 中新社东莞10月31日电(蔡敏婕)“中国可以将传统劳动高密集型产业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工资成本较低的国家转移,从而达到双方的"互惠双赢"。”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责任编辑:un659) 原标题:林毅夫:中国可将劳动密集产业向海丝国家转移达到双赢
广告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广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