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1月5日电 随着反“四风”、改作风的深入,从严治党成为政治新常态,一些干部身上的“不适应症”也越来越明显。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栏目近来连发三篇评论文章,以《“四体不勤”是种特权病》《“沽名钓誉”扭曲名利观》《“逢迎拍马”害了同志关系》为题,历数“官场坏习气”。网友们纷纷认为,坏习气积弊难消,既是因为个别地区政治生态不良,更是由于部分干部混淆了“公”“私”界限,弄权求名、施政为私,忘了公仆本色,把政绩当功绩,为求私利弃公义,是典型的封建“官老爷”做派逆袭。
说到底,四体不勤只是因为“娇骄二气”,沽名钓誉只是为了求得领导注意,逢迎拍马更非一朝一夕。网友“冬君”认为,“官场坏习气”是官的“权力”对民的“权利”发脾气,杜绝“官场坏习气”就务必去“官样”、消“官腔”、减“官气”,杜绝权力对权利发脾气。“部分人不以公仆自省,常以"恩主"自居”,网友“印台月色”说得很形象,常以 “父母官”自诩的,以为权力可以包办一切,施政用权毫无边界,这种定位的“本末倒置”极易造成官民的“心理对弈”,要破解,加强干部队伍的行政伦理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现代化的治理,离不开现代化的干部。作为执政党,如果把封建社会“官老爷”那一套照单全收,还谈什么党性、原则、纪律?网友“牛沐钟声”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强化基层干部队伍考核力度,让“滥竽充数”行不通,“干多干少”不一样,用实实在在的数据,优胜劣汰,提升行政效率。
网友“茶疆”则认为,屡被曝光的“官老爷”习气,是将“公权”化为私用的直接表现,部分官员丢掉了为民初衷,把“混官场”当作了追求,本该为民排忧解难,却“退化”成了只听好话的“官老爷”。莫忘了,正是老百姓的信任撑起了“官位”,说到底,“虽为官者,亦是常人”,请收起饱受诟病的“坏习气”,下班后,回到家,做个普普通通的公民。网友“汶水书生”说,根治坏习气,最根本是要放下“面子”、卸下“担子”。听取群众意见、考虑群众要求、替群众谋福利,心底无私天地宽。没有自身的“小利”在作怪,将群众的“大利”放在心上,自然路越走越宽,事越做越顺。
相关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