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18日报道 外媒称,一项新研究发现,在芝加哥,每五个华裔老人中就有一人遭到过种族歧视,这给他们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据美国《雅虎新闻网》11月16日报道,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董新屈(音)说,中国人更倾向于忍气吞声而不是反击,“遭人歧视可能会成为一个压力来源,让老年人的自尊受损和更容易得心理疾病和更孤僻,这样导致他们的健康状况更差”。
位于芝加哥的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教授兼该大学中国人健康中心主管董新屈说:“调查凸显了在美国的华裔老人还依然受到歧视,他们其中多数人对不公平待遇选择被动回应。”
此研究对在芝加哥生活的3159位60岁以上华裔老人进行了调查,他们或独居或与家人一起居住。
报道称,参加此次调查的人要说出他们遭到的任何歧视,比如因为他们的肤色,他们不能做某事、被找麻烦或者感到低人一等。他们还给出了当时的情形。
研究人员发现,被调查的人中,21%的人受到过种族歧视。最常见的是在公众场合,10%的人说他们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其次是职场,8%的人遭到过歧视。
在芝加哥中国城生活的华裔老人通常经济条件更好,但是健康状况更差,他们更容易遭到歧视。
戴维·蔡提醒说,实际上受到过歧视的华裔老人的人数比研究中的要多。戴维·蔡在马里兰大学科利奇帕克校区研究种族歧视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他说,通常这种不公平待遇很微妙,“当人们受到种族歧视的时候可能没意识到遭到了社会侮辱”。
戴维·蔡在一封电子邮件中举例说,这些人认为这些不公平待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约一半人都自己承受。
报道称,约29%的人对种族歧视反应平淡,或采取行动或向其他人诉说自己的被歧视遭遇,只有23%的人选择既采取反击行动又向别人诉说。
董新屈的研究小组称, 这些结果与对白人和黑人的研究结果明显不同,白人与黑人更容易采取措施,并向其他人诉说自己的不公正待遇。他说,以前的研究显示,超过80%的白人和近70%的黑人会对种族歧视做出主动回应。
董新屈称,多数中国人的这种消极回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集体主义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中国人认为忍耐是一种‘美德’”。他还说,语言障碍和社会经济状况较差可能也是导致受访的中国人没能寻求处理种族歧视相关机构的帮助的原因。
报道称,位于旧金山加州大学研究种族歧视与健康的关系的吉尔伯特·吉说,种族歧视与“很多健康问题有关系,包括情绪低落错乱,药物滥用和心血管疾病”。
董新屈提醒说,由于他和小组成员没有能追踪受访者的健康状况,他们还不能说族歧视就是这些人健康状况差的原因。
吉尔伯特·吉自给路透社记者的一封邮件中说,如果一个人的世界观认为应对消极应对种族歧视,那消极对待被歧视就不是什么问题。他说:“一些心理学研究显示,由于文化相通,亚洲人的这种‘被动’战略可能还有一种保护性。”
但是董新屈说:“社区、社会团体和健康机构应该帮助老年人提高他们对种族歧视的重视,推广应对战略,让他们能有更多的资源来帮助他们应对被歧视的问题。”
他说:“健康机构和其它机构应该提高对华裔老人的服务质量,这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进行培训课程,以帮助这些人过语言关。”
董新屈还指出家人的支持也很重要,家人对华裔老人尤其重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