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休斯敦11月27日电 题:抗议枪杀黑人案怒火延烧 触痛美国种族争议痼疾
中新社记者 王欢
随着感恩节的到来和袭击全美大部地区的严寒天气,3天来蔓延170个城市针对非裔青年布朗案的游行示威活动规模减小,激烈程度也明显趋缓,动荡的弗格森市在打砸抢烧后留下一片狼藉。但这场有关肤色引发的抗议怒潮远没有平息。
“这就是一个种族歧视的国家!”布朗的父亲说,儿子被杀事件改变了他对美国的看法。大陪审团基于证据裁定不起诉白人警察威尔逊,从程序上看无可挑剔,但是手无寸铁的黑人青年被枪杀挑动了美国社会种族歧视那根最为敏感的神经。
就在大陪审团做出判决前,俄亥俄州一名拿着玩具枪在游乐场玩耍的12岁男孩,被当作“可疑犯罪分子”遭警察枪杀。今年8月,一名黑人青年在超市拿起一支仿真枪遭到警察致命枪击。布朗案后两个月,又一名18岁黑人青年在临近地区被身穿制服的警察连开17枪击毙。发生于2012年的佛罗里达州枪杀非裔少年马丁案,也因白人协警被判无罪而引发全美抗议。美国警察暴力执法一次又一次受到国内舆论和国际社会的指责。
《纽约时报》题为“弗格森骚乱的意义”的社论,指责陪审团讨论案件过程不透明,称布朗被杀是压在弗格森黑人居民心中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已受够了当地执法人员的“虐待”。
最新报告显示:美国每年约有400人在警民冲突中死亡,1/4涉及白人警察和非裔人士,而其中非洲裔死者比白人警察要多两倍以上。平均每隔28小时就有一名黑人青年死在警察或其他武装执法人员枪下。进行公众利益调查的非营利性新闻机构ProPublica对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警察枪击数据进行统计后得出结论,过去30年中,和同年龄的白人相比,年轻的美国黑人被警察打死的几率要高21倍以上。
长期得不到改善的种族隔离、种族歧视以及种族边缘化状况是美国一大污点,成为分裂美国社会、引发社会暴乱的祸根。《华盛顿邮报》断定:种族问题在美国犹如一座活火山,“随时都会爆发”。当法律个案上升到政治问题时,全美170个城市参与近年来最大规模的自发游行示威也就不足为奇。
《民权法案》已经通过了50年,美国两度选举一位黑人担任总统,但是黑人的总体发展水平依然远远落后于白人。《洛杉矶时报》指出,占美国人口12%的黑人在财富积累、就业和教育领域都远逊于白人,贫困率却是白人的3倍,大多数黑人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落后的发展水平导致黑人的高犯罪率,加之其他歧视因素致使警察在面对黑人时往往过度使用武力,黑人被警察枪杀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族群。
此次骚乱的“暴风眼”弗格森,是全美种族隔离最严重、种族关系最紧张的地区之一,非洲裔占居民人口2/3,可公检法等权力机构却由白人主导。
此外,贫富分化、失业等问题加剧了美国的种族冲突。2012年数据显示,弗格森所在的县,非裔美国人失业率高达26%,而白人失业率为6.2%。在美国,弗格森属于贫困大户,家庭年收入平均44000美元。这种不平等还体现在教育、文化、生活、工作等社会的各个层面,与白人居民相比非裔民众可以说是处在“水深火热”中。
在许多美国人看来,有色人种是贫穷的同义词,而贫穷是罪犯的同义词。布朗被当街枪杀,绝非孤立事件,因此才会一石激起千层浪。
总统奥巴马承认,“这不仅是弗格森而是美国的问题”,警方与少数族裔之间存在很深的不信任,特别是有色人种社区。25日他就弗格森事件做出“同情黑人经历、同时维护司法”的中立姿态,亦被指是“在黑人与白人族群间玩儿平衡术”。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的当选,被认为是美国黑人在平权道路上取得的伟大成就。他在任内曾多番尝试推进种族平权,但每当遇到丁点反抗便弃械投降。为了避免政敌攻击,奥巴马在种族问题上的态度一直比较保守和中立,黑人生活并未就此改变。
美国社会枪支泛滥的一大恶果,即为街头枪杀案、入室枪杀案、校园枪杀案接连发生。美国保障了持枪的自由,却阻止不了枪口成为不满情绪的宣泄口。奥巴马曾誓言立即行动限制枪支暴力,并且开出了数十年来最猛“药方”全面管理枪支,但枪支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事实没有改变,颇富争议的“控枪令”也受到强烈抵制。
《时代》周刊刊文称,弗格森事件不论显现的是种族、贫困还是控枪问题,由法律引发争议,恰恰是美国1%统治99%的终极手段。美国现有民主体制也存在不可回避的弊端。怒火不可能无休止地燃烧,暴力终究无法解决问题,不论对抗议者还是对治理者而言,更重要的还在于冷静之后的思考和下一步行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