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9日电(财经频道 汪洁)下月28日北京地铁将调价,中新网财经频道在阜成门站、车公庄站、西直门站、积水潭站、鼓楼大街站等多个地铁站对多名乘客进行随机调查发现,多数人认为地铁调价后交通费用偏高,部分远途通勤族表示可能会改乘公交车,但考虑到地面公交系统拥堵情况,上班高峰期乘坐公交车的意愿并不强烈;也有乘客明确表示乘坐地铁是“刚需”,不会改乘其他交通工具;多数乘客认为单纯依靠调价难以缓解高峰时段地铁拥堵。
远途通勤族一年交通费超过四千元
市民建议给予补贴
北京市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将于12月28日起实施。轨道交通告别“2元随便坐”时代,起步价调整为6公里(含)内3元;地面公交起步价调整为10公里(含)内2元。地铁和公交票价都配套有优惠方案。
对于调价,大部分人认为上调之后的价格偏贵,如吴女士是北京人,每天乘坐地铁往返于2号线车公庄站和八通线双桥站,根据调价后的价格,每天乘坐地铁的成本达到10元,“工资不涨,地铁票价变贵。”
刘女士主要是坐公交车出行,偶尔会乘坐地铁。她表示,虽然公交车票比较便宜,但她每天倒3趟公交车,来回6趟,“虽然没有地铁那么贵,但还是比原来贵了。”
范女士每天从通州北苑乘地铁到六里桥,地铁调价后每天来回需要花费10元,每月贵出不少,“坐公交车堵车,换房子涉及到换工作,给生活带来一定的麻烦。”
住在通州的程女士在西二环上班,住处距离工作单位有34公里,她每天的出行方案是搭乘公交车、坐地铁、再搭乘几站公交车。她表示,调价前她每天往返地铁加公交车费用是5.6元;调价后,地铁24公里往返花费12元,剩下的10公里公交车使用一卡通刷卡往返是4元,每天要掏16元的出行费用。一个月花费352元,一年要花4224元。
也有部分乘客对调价持支持态度。如小吴表示,她认为地铁票价应该按照市场价格走,按照里程算比较正常,符合市场需求。
部分人认为调价之后政府和工作单位应该给与一定的补贴,如程女士表示,调价后交通成本增加不少,希望她工作的公司能提供一定的车补;吴女士则希望政府能够给市民提供一定的交通费补助,以减轻个人负担。
远道乘客可能改乘公交车
地铁刚需族不会改换交通工具
此次北京市公共交通工具调价,相较于地铁而言,公交车票价格便宜,地铁调价是否能使部分乘客分流到公交车系统?中新网财经频道调查多名乘客了解到,部分远途通勤族有改乘公交车的意愿,但意愿并不是很强。
如李女士居住在西四环,工作地点在北三环,每天搭乘地铁,调价后往返每日要花20多元,“算一下成本还真是比较高,我可能会改乘公交车,相比较而言公交车能便宜一点。”
吕先生经常从顺义区坐地铁到东直门站、西直门站,他表示,调价后,他每天乘坐地铁的成本涨了10多元,可能会换乘公交车,“但有时候如果实在需要坐地铁,也没办法,会去坐地铁。”
学生小姜经常从1号线苹果园乘车到2号线积水潭站,她认为地铁调价后票价比较贵了,以后会换乘公交车出行,“我们有学生卡,可以打折。”
另有部分乘客明确表示不会改乘公交车。如安女士经常往返于五道口站与通州站之间,她表示调价后,虽然票价贵了不少,但是仍然会乘坐地铁,“坐公交车来回倒很多趟,不方便。”
文先生经常从和平西桥站坐到天宫院,全程40多公里,地铁涨价后,光是票价每月涨了300元,但他表示不会选择公交车,“地面公交系统不够好,坐公交车太堵。”
网友纷纷支招如何应对地铁调价,如网友“SeVen-雨佳佳”表示,这么涨,只有步行了;“Lily陈霞”表示,以后都骑自行车吧,绿色环保。
多数乘客认为仅靠调价难以缓解地铁拥堵
专家建议采取多种票制
地铁调价对于调价能否缓解拥堵问题,李女士认为,影响不会太大,“因地铁调价换房子、换工作的比较少吧?从根本上改变不了乘客的交通出行走向。”
刘女士认为,地铁调价对于缓解拥堵的效果有限,即使地铁里不拥堵,人流被分散到公交车里,地面交通也会很堵。
段女士持有相同看法,地铁票价提高对于缓解地铁拥堵问题没有根本性的作用,因为地面公交系统并没有完善到能够吸引地铁人流的程度,“好多人没有车,但是工作离上班的地方特别远,公交车太远太不方便,就算贵也还是会挤地铁,更何况公交车的价格也涨了。”
也有乘客认为,地铁票价涨得不够,如郭先生认为,地铁起步价还是太低,“应该涨到10元,到哪里都是10元,这样能够分流缓解拥堵。”
交通专家徐康明表示,不会很明显缓解地铁大客流,因为目前的地上地下价格差异比较低,老百姓还是会根据出行的便利性决定出行方式,目前的价格差异不足以影响出行方式的根本改变。
另有专家建议实行多元化票制,除了计程票制,还应该实行分时票制、分区票制,实习多元票制结构,调价后只是计程票制,分区对于北京市这种特大城市的拥堵能起到明显效果,国外发达城市分区比较多。(中新网财经频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