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11月30日电(记者双瑞)在河南省尉氏县的艾滋病防治帮扶重点村屈楼,记者跟随42岁的村医韩志伟去艾滋病人家中走访。记者发现他既没穿白大褂,也没戴口罩。他笑了笑说:“你可能觉得我不够专业,但是这样做很重要。”
在村边紧挨着麦田的小路上,一位50多岁的妇女正带着几个小孩子玩耍。韩志伟迎上去打招呼:“该接大孙子放学了吧?”随手捏了捏其中一个男孩脏兮兮的小脸,然后问她这几天药吃着怎么样,有什么反应。
“跟病人打成一片,他们才信任你,穿白大褂就有距离了。”韩志伟接触艾滋病人十多年,不管在卫生所还是去病人家里,他都很少戴口罩。“你天天对村民讲,这不传播那不传播,自己却捂个口罩,效果能好吗?”
屈楼村共1600多口人,其中有艾滋病人107位,基本没有发生过村民歧视的情况。除了多年累积的乡情,还跟长期以来的艾滋病知识普及有很大关系。
促使韩志伟不戴口罩的,还有一个原因。“啥时候戴上口罩了,病人就很紧张,是不是自己病情加重了,还有没有救啊,有的害怕得睡不着觉。”为了不给病人增加心理负担,韩志伟的口罩很少派上用场。
在艾滋病重点防治区域河南省上蔡县,还有一个村医以“不戴手套”闻名。69岁的吴仲仁是郭屯村卫生所所长,他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从医,没想到后半生会和艾滋病打交道。
有一次,病人看见他戴手套,哇一声哭了出来。吴仲仁问:“你为啥哭?”病人说:“我是艾滋病(人)。”他很奇怪,病人反问:“我要不是艾滋病(人)的话,你为啥要戴手套?”
吴仲仁这才意识到,在现代文明意识不足的农村,医生戴手套带给病人的压力有多大。此后,无论是不是艾滋病人,他都徒手操作。遇到扎针不小心弄破自己皮肤的情况,他会立即冲洗消毒。
在中国艾滋病感染人数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上蔡县文楼村,村医程小段告诉记者:“跟这些病人打交道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靠心理和情感。”
初到文楼她才20岁出头,病历写得稍慢一些,病人就冲上来折断笔或者掀桌子,她觉得上一天班像坐了一天牢。十几年过去了,病人们已把她当成亲人,生怕她哪天被调走。
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经常找程小段说心里话,她多次叮嘱:“你要走得提前说,让我有个心理准备,如果一声不吭走了我非得撞墙。”老太太独自生活,她对记者说:“女儿条件再好也不能跟她一起住,我离得开女儿离不开小段。”
除了土生土长的村医,坚持在艾滋病防治一线的还有知名专家。年逾七旬的河南中医学院教授、河南省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项目组长李发枝,自2004年开始,每周二风雨无阻深入尉氏县农村。
“病人听说你去了都跟救命恩人到了一样,车一到哗啦就围上来了。”李发枝说,农民不会说客气话,他们的感激更多表现在由原来不肯听话,到现在乐意服从、配合治疗。
直到去年,李发枝才因年龄和身体原因改为远程诊疗。透过大屏幕,几个排队等候的病人小声议论:“李大夫最近是不是胖了点?”相识多年,在他们眼里,李发枝不只是权威的专家,更像一个熟悉的亲友。
作者:双瑞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