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献血107次,共计15.4万毫升,相当于全身的血液更换了38次。”近日,26岁的福州三中教师陈历的献血故事在朋友圈里疯转。这位“80后”为何献血成痴?对于记者的采访要求,陈历婉拒,称“自己做的其实是很普通的事”。多次沟通后,这位腼腆的小伙子方才聊起自己的故事。
献血准时如上班
陈历第一次献血是在念大二时。2007年7月13日,他在回家路上看到停在东街口的献血车,“没多想就去献了”。陈历觉得,血液可以再生,生命却不能重来,“报纸上时不时就有车祸新闻,当灾难发生后,一些人因为没有获得足够的血液而失去生命,实在太遗憾了。”
那一次在东街口献了全血(指将人体内血液采集到采血袋内所形成的混合物,由液态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之后,陈历被工作人员引导至省血液中心献成分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单独采集出某种血液成分,目前最普遍的是机采血小板)。此后,这位“80后”福州小伙,不论风雨寒暑,都准时出现在福建省血液中心的机采室。上月29日是陈历献血的日子,他一早从工业路的家里骑车前往省血液中心。登记的护士打趣道,“陈老师,今天距你上一次献血刚好两周,你这是用计时器记的吧!”2012年7月以前,国家规定机采血小板间隔28天可以捐献一次,陈历在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几乎每个月都捐献一次。2012年7月以后,国家规定机采血小板间隔14天可以捐献一次,陈历几乎每个月都捐两次。
疤痕成“勋章”
陈历身高1米75,55公斤,瘦高但不羸弱。谈起朋友圈里疯转他“7年献血107次,共计15.4万毫升,相当于全身的血液更换了38次”,陈历说,除了第一次献全血外,其余106次都是成分血。根据《献血法》的规定,机采成分血1治疗量折成全血800毫升,他每次大多献2治疗量的血小板,对等全血1600毫升,所以才有了15.4万毫升的惊人献血量。
由于长期坚持献血,陈历的两只手臂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深褐色的疤痕。他笑说,“我本来就是疤痕体质,这算不了什么。省血液中心有近两百名老献血者,夏天光着手臂时,大家都是这样。”在陈历看来,扎针留下的疤痕有些像奥运赛场上的奖牌、战场上的军功章,甚至比之都更有意义,因为它们连接起了一条生命通道。
从2007年献血至今,陈历几乎没有错过一次献血机会,而且每次都是满额捐献。除了持之以恒,还和他长期维持的健康体质分不开。对此陈历很自豪,“献血一百多次了,几乎没有因为身体不合格而延误献血的。身体越健康,血液状况越好。”为此,他饮食尽量清淡,香烟绝对不沾,微量饮酒,每周登山一次。(海峡都市报记者 高敏文/图)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