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比死人更可怕”
讲述者:吴女士 讲述地点:南京建邺区莫愁湖街道
小姑娘紧紧蜷缩在母亲怀里,不停地颤抖。“别怕。”母亲安慰她。“我怕,外面都是死人。”母亲轻抚着孩子说:“死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鬼子。”66岁的南京市民吴女士,至今仍记着儿时父母时常念叨的这段对话。她没有经历过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但她清楚,自己的脚下就掩埋着数以万计被屠杀的南京人的尸骨。
忆邻居 小姑娘被吓得不敢出门
“被杀害的儿子永不再生,被活埋的丈夫永不再生,悲苦留给了被恶魔强暴的妻。苍天啊!”一位衣衫褴褛的母亲,双手托着已死的孩子,仰天哭号。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门前的标志性雕塑,名为“家破人亡”。
12月8日上午,南京建邺区莫愁湖街道志愿者吴女士,向北京晨报记者讲述起“家破人亡”雕塑背后的故事。“当年南京城里尸横遍野,不知有多少母亲就像雕塑那样哭号呢。”
吴女士今年66岁,她没有经历过77年前那段血雨腥风的日子,但小时候总听父母讲起日军屠城时发生的事情。“他们告诉我,当时日本军队杀了好多人。”吴女士说,那时邻居家的一个小姑娘,被惨况吓得不敢出门。小姑娘的母亲就安慰她道:“死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日本鬼子。”
吴女士的父亲也遭到了日本人的迫害。“那时我家住在新街口。有一天,父亲在街上被日本兵拦住,硬说他捡到了重要文件,逼他交出来。”吴女士气愤地说,父亲被日本兵带走后遭到毒打,还灌了不少辣椒水。后来虽然被放了回来,但肺受了损伤,五十多岁就去世了。“这也许要算幸运了,不知有多少人被抓走杀害,就埋在了我们脚底下的万人坑里。”
思亲人 母亲留守在家惨遭杀害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佘子清今年已经82岁。12月初,他来到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前,为被日军杀害的母亲献上一束鲜花。回想起儿时的遭遇,老人忍不住热泪横流。
佘子清说,1937年12月,家人把年仅5岁的他送到美国大使馆避难。他小时候胆子很大,自己又跑出去,还想看杀人,结果在偷看的时候被日本兵抓住。其他小孩看到了,就跑回美国大使馆求助,说有一个中国小孩要被日本人杀了。
当时使馆里的美国人就和日本人交涉,说小孩儿无罪,要求立刻放了佘子清。但日本兵不肯放,美国人就和日本人抢夺起来。
“他们一个抱着我的上半截,一个抱着我的下半截,谁也不肯放手。”佘子清说,在抢夺过程中,一个日本兵用枪托砸在他的头上,鲜血立刻淌了下来。美国人后来终于把他救下来,带到大使馆里进行了包扎,但他头顶上却留下了一个永久的伤疤。
佘子清说,虽然自己逃过一劫,但留守在家的母亲却惨遭杀害。“我在美国大使馆待了两个多月才出来,回到家一看,母亲和其他妇女都被杀害了。”
虽然77年过去了,但佘子清对北京晨报记者说,现在自己在梦里还会遇到母亲,“她在梦里还是那样年轻,那样端庄大方”,她冲着自己笑,那笑容如同寒冷的冬日里一抹最温暖的阳光。
77年前,日本侵略者化成魔鬼,将南京变成人间地狱。今天,南京早已重生,再现繁华与生机。贡院门前,不少年轻学子默默祈愿,筹划美好的学业。秦淮河畔,青年恋人缓缓漫步,憧憬甜蜜的未来。
祭同胞 古城的灾难永记于心
中国抗战文化基金会副理事长贾元良,1997年时曾徒步从沈阳走到南京。“我自己做的一项纪念活动,叫‘从9·18走到12·13’。”贾元良说,从那次徒步行之后,他几乎每年12月13日都会到南京来祭奠大屠杀罹难者。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雕塑“古城的灾难”,给贾元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残破的“城墙”、残缺的“军刀”、遇难者的“头颅”、“手臂”以及象征着死难者累累白骨的鹅卵石,这些都在向世人讲述着发生在中国这片热土之上的南京大屠杀的悲惨情景。
在冬日的阳光下,面对“古城的灾难”,贾元良感受到的是沉痛的历史血训。“我觉得自己的心在猛烈跳动,我的血在沸腾。我的心中反复回响着这样的声音,警惕吧,警惕那些到现在还在诬蔑南京大屠杀的日本人,警惕到今日还不肯向中国人民谢罪,不妥善解决侵华战争历史遗留问题的日本人。”
另外贾元良表示,在整个抗战期间,中国伤亡3500万人以上,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他建议,希望能够设立国家级抗战胜利纪念碑。“我认为这不仅是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也是对所有在战争期间罹难同胞的一种祭奠。”晨报记者 王歧丰
大图为“家破人亡”雕塑,小图为江东门丛葬地。
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档案
江东门丛葬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员胡卓然向北京晨报记者介绍,江东门是当时南京城西的外城门。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之后,把城西的老百姓、被俘的中国军人关在附近的原陆军监狱院内。为了防止他们暴动,日军竟下令就地处决。日本兵把老百姓和被俘军人赶到两个水塘边,突然用轻重机枪向人群猛烈扫射,遇难者有一万多人。尸体几个月后被掩埋于两大土坑内,共堆积了七层,俗称“万人坑”。
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篡改为“进入”,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特别是南京市民的强烈愤慨。1983年,南京市政府决定为南京大屠杀30多万死难同胞建馆、立碑、编史。当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江东门立下奠基碑,1985年8月15日,纪念馆建成。为保存“万人坑”原貌,目前只挖掘了表层土层中的部分遇难者遗骨,陈列在纪念馆内的遗骨陈列室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