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12月是高校集中公布自主招生政策的时间,今年却迟迟未见动静。昨天,教育部终于举起令旗,公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取消联考,取消中学名额分配,高校在明年统一高考后进行自主招生考核,在高考出分前确定资格名单。
京华时报记者郭莹张晓鸽
三大变化
1
考生无法提前吃定心丸
以往,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和清华的“新百年领军计划”是最早开始的两个自主招生项目,入选的高三学生于12月中旬参加两校组织的面试后,春节后就能知道结果。20-60分不等的加分,让他们等于在高考前4个月就吃下了定心丸。
2015年起,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再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对于有心参加自主招生的高三学生而言,高考结束了也难以放松,在录取前,他们还要再参加一轮高校主办的测试。
2
“校长推荐制”成历史
《意见》明确,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这意味着“校长推荐制”取消。考生可根据自主招生报考条件,结合自身情况,向试点高校提出申请。考生所在中学(单位)或原毕业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等均可实名提供推荐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试点高校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审核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确定参加本校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向社会公示。
教育部明确要求,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现阶段不扩大试点高校范围和招生比例。
3
北约华约卓越全取消
教育部明确,考核由试点高校单独组织,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表示,往年部分高校组成的北约、华约、卓越等笔试联盟将全部取消。
对于向多所高校申请报名并通过高校审核的考生,在考试时间安排允许的情况下,可参加多所高校的考核。为避免考核负担过重,建议考生理性选择确定参加考核的高校。
相关要求
信息须公开禁令有八项
在信息公开方面,《意见》要求中学要公示所有经确认推荐的考生名单及相关材料;试点高校要将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入选资格考生名单、录取考生名单及相关信息进行公示;建立申诉和举报机制。
对于违规行为,教育部发出八项禁令,包括试点高校不得发布未经教育部备案的自主招生简章或进行虚假招生宣传;不得在高考前以任何形式组织与自主招生挂钩的考核工作;高校自主招生工作人员、专家评委不得参与社会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辅导活动;不得以各种形式偏离试点定位进行恶性生源竞争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等。
业内解读
真正体现科学选才初衷
北大招生办公室主任王亚章表示,自主招生过去常演变成高考前的“掐尖”,造成考生不平等竞争。同时,向中学分配指标的做法也导致“强者愈强”,催生出一批“超级牛校”。新政策让所有学生都能根据专长和兴趣申请资格,中学也拥有同等权利。
新政也体现了科学选才的初衷。以往自主招生考试日趋接近高考,再加上培训机构的推手作用,异化了自主选拔的科学性,使自主招生成为变相的应试招生。针对这些问题,《意见》要求高校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审核考生的申请材料,使得自主招生的“门槛”不再以学习成绩作为单一指标来确定。明确不得采取联考方式,以便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评价作用。对于个别优秀考生可申请破格录取,也有助于“不拘一格降人才”。
此外,《意见》将报名、审核、公示各环节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并严查违规行为,将进一步确保自主招生在阳光下运行。
各方观点
教育部防范权力寻租风险
自主招生往年在春季进行,明年起改到高考后、出分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表示,首先这有利于选拔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如果在出分后选拔,高校可能根据高考成绩设定门槛,部分有学科特长但高考成绩稍低的学生就可能被挡在门外。”其次,有利于维护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防范营私舞弊和权力寻租风险。三是有利于保证现行高考录取进程不受影响,“如高考出分后开始自主招生,须将各省份整体录取开始工作时间推迟两周左右,会增加全国考生录取等待时间”。
大学招办新时间表存挑战
自主招生“时间表”调整后,高校招生工作面临挑战。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世洁称,将自主招生考核放在6月10日到22日,对大学来说时间非常紧迫,“这段时间大学还有研究生答辩、本科生期末考试等,在此期间进行自主招生考核,在大学的人员和场地方面都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会尽力克服困难”。
自招联盟建集中申请平台
北京理工大学本科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联考会取消,但联盟将继续。北大招办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联盟是否解散仍需讨论。
于世洁说,按照教育部规定,联考确实要取消,但建立一个集中的大学自主招生申请平台也很必要,“考生可以在这个网络申请平台上集中递交申请材料,大学则通过这个平台接受考生报名、完成材料评审。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申请效率,也方便大学的招生工作”。
于世洁透露,清华2015年自主招生简章预计在明年2月前发布,是否进行笔试仍在研究中。
中学校长更公平更利备考
北京九中校长林乐光表示,取消自主招生给中学的名额分配,也意味着校长推荐制的取消,这会让自主招生更凸显公平,“以往名额分配更倾向于好学校和知名中学,普通高中没有机会”。此外,自主招生放到高考后,更利于学生备考,“现行制度在高考前,不同大学考试内容不同,会牵扯到学生很多精力”。
教培机构寒假冲刺班遇冷
教培行业分析人士小狼称,自主招生挪到高考后,对学生影响较大,“以前自主招生在3月进行,寒假是自主招生冲刺阶段,相关冬令营都很火爆。自主招生改期后,今年的机构招生很惨淡。对学生来说,哪个考试靠前就先准备哪个,因此他们以后会先准备高考,高考后再根据考试感觉准备自主招生”。
历史沿革
2003年教育部批准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规定各校自主招生人数不得超过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2006年复旦、上海交大实行自主招生“预录取”,通过面试的学生即获得预录取资格,高考成绩仅作为参考。
2009年北大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制”。同年,清华、上海交大等5校实行自主招生联考。
2010年教育部给自主招生降温,重申“5%”名额限制。2011年教育部提出自主招生向农村适当倾斜。
2012年教育部对自主招生候选人数量设置上限。2013年教育部发布“六个严禁”:严禁偏离试点定位进行恶性生源竞争,以“签订预录取协议”“入校后重选专业”等方式吸引生源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严禁变相招收艺术体育类专业或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类型考生;严禁突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计划录取;严禁突破经公示的优惠分值录取;严禁更改经公示的入选专业录取;严禁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或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