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的古北市民议事厅搭建起了一个社区协商议事平台。
上海市长宁区荣华社区碧玉公寓的业主曾因公共区域争议与耀中国际学校校方发生争执,110多次出警未能解决问题。水城南路片区的居民“议事员”立即将情况反馈至“古北市民议事厅”,议事厅约请虹桥街道街道市容科、综治办,协同居委会和民警现场办公,同时邀请校方管理公司的人大代表出面协商,校方最终答应维护公共通道的安全和清洁,且对小区业主进行经济补偿。
以民为本,推动社区发展,长宁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的古北市民议事厅搭建起了一个嗅觉敏锐、开放灵活的社区协商议事平台,建立了自下而上的自治议题收集机制和议题清单形成机制,将居民区的普遍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同时,根据议题需求约请“两代表”、相关的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老干部、物业经理、业委会主任、各职能部门参与协商,积极为社区治理献言献策,加速问题的解决;此外,自上而下还将群众意见切实转化为治理行动并及时反馈,使居民意见上得来,公共事务有人问,落实情况通过居民区公示栏或者居民代表大会进行反馈。
传统方法在涉外小区水土不服
据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地处古北新区,据居民区书记盛弘介绍,这个“小小联合国”内居住着近1.2万户来自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1万名居民。作为全国首个国际社区中设立的党组织,荣华居民区党总支逐步探索出一套涉外居民区党建工作法。
盛弘介绍说,传统基层工作方法在国际社区“水土不服”,主要是“门难敲”,居民区的“四重门”(小区门、楼栋门、电梯门、住家门)让居委干部头疼不已;“人难近”,国际社区居民隐私观念强,轻易不愿跟外人接触;“事难办”,居民具有较强的维权意识,涉及切身利益的社区事务如不事先充分沟通,按传统思维操作很有可能“好心办坏事”。
传统基层工作法遭遇尴尬,荣华居民区党总支经反复讨论后决定,主动转变社区治理的工作方式,将热心公益事业、在居民中有威望、办事能力强的中外代表请出家门,搭建、做好“接地气”的基层民主自治平台—“古北市民议事厅”。于是,党总支多管齐下寻访优秀居民担任议事员,利用组团式走访和社区活动等机会挖掘人才,面对面交流考察候选人;在社区内张贴中英日韩四国语言的招贤榜,鼓励积极分子毛遂自荐;借助古北市民网、古北市民中心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招募启事;与古北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和社区各民间团体合作,帮忙推荐候选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各小区有了民意代表作为“议事员”,古北市民议事厅集中了12名核心议事员。这些人是邻里称赞的“老娘舅”,熟谙区情的“中国通”,他们分片区走访,或者齐聚一堂,就古北新区居民关注的问题和与社区建设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代表荣华居民区内的中外居民发声。
探索一套议事厅运作规则
古北议事厅成立以来,本土议事员和境外特邀议事员通力合作,充分发挥不同国籍议事员在联系多元居民群体方面的特有优势,集思广益,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探索出一套以“自主提事、按需议事、约请参事、民主评事、跟踪监事”为主要特点的议事厅运作规则,自主提事,市民议事厅定期对居民反映问题,进行整理汇总,确定议题并通过居委会向居民区党总支报告;按需议事,议事厅采取定期议事与不定期议事相结合方式,除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外,也可视实际情况特事特办,在请示居民区党总支后随时开会讨论协商;约请参事,议事厅视情况约请相关方如小区物业经理、业委会主任、政府代表、人大代表等各界人士参与共同议事商讨;民主评事,议事表决时实行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跟踪监事,议事厅的所有的决议都向居民公示,而居民反映问题的处理结果则由居委会向居民反馈,接受居民监督。
荣华各小区养宠物的人家日益增多,宠物扰民以及环境卫生成为常见问题,但政策执行力度有限。议事员建议,进行联合宣传提高自律、相互监督,很快得到民意代表积极响应。外籍人士注重法治,议事厅中的特邀议事员们依照国际社会对文明养宠的通行准则一起制定了“文明养宠公约”,在居民代表大会上一致通过。
此外,议事员还牵头成立了“文明养宠”宣传组,在业委会主任沙龙、物业经理联席会议和楼组长会议上分别动员,且走访周边的宠物店,进行推广并邀请宠物专家定期讲座,倡导“科学、文明、有品位地养宠物”,如今,古北十多个小区和黄金城道公共绿化区域设立了“宠物方便带”。
辖区居民自主“点单”,议事厅集中“审单”,党组织把关“批单”,有关部门落实“买单”—伴随着古北市民议事厅的有序运转,辖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对基层党组织、居委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均显著上升,议事厅所在的古北市民中心时常出现慕名而来求助的境外居民的身影。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