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走访深圳基层法院发现,立案大厅排起了长龙。法院为何会出现年底扎堆立案的情形?一些法律从业人员认为,这是法院为了确保考核中的“结案率”指标而在年底减少立案,案件积压过多所致。
那么,事实到底如何?”
探访
法院立案大厅排起长龙
30日上午九时许,记者来到深圳福田区法院立案大厅,看到导诉台填单的人络绎不绝,五个办理立案的窗口同时运转,随着时间的推移,立案大厅的人越来越多。
一个坐在立案大厅等了近20分钟的市民告诉记者,29日下午就来过一次,但当时看到大厅密密麻麻全是人,就回去了,30日一大早又赶过来,“没想到立案还要排队”。
自称是深圳一家房地产公司法务人员的小陈告诉记者,一个月以前已经来过一次法院,当时被告知12月21日以前不立案,等12月21日后才受理,“这并不意外,迫于结案率考核压力,法院每年年底大概从11月开始都有一段立案‘空档期’,而且凭往年经验,立案重新‘开闸’后肯定来立案的人会井喷,反正也要排到明年,我索性等到现在才来。”
调查
减少立案确保结案率?
记者采访了多位法官、律师,他们均表示,法院为确保结案率,在年底减少立案的情况在全国很普遍。
一位基层法院院长告诉记者:“减少立案,并不是不立案,是一种软性的处理方式。对于一些情况迫切的案子,不能剥夺诉讼人的诉讼权利。但对于一些情况不是很迫切的,会通过要求完善资料、充分开展调解的方式,使立案时间往后延。”
不过,深圳市中院并不承认深圳基层法院存在年底延迟立案的情况。深圳市中院表示,临近年底,正是劳动者讨要欠薪、各公司及个人追偿债权的高发时期,特别是民间借贷案件及知识产权案件大幅度增加,针对近期案件数量较多、当事人反映立案等待时间长的情况,全市法院已经采取多项措施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对涉民生类、案情较为紧急的案件建立立案绿色通道、快立快办,坚决杜绝由于立案工作量加大从而出现的冷、硬、横、推等现象的发生。
深圳市中院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2014年1月到12月20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24927件,同比上升19.63%。2014年11月21日至12月26日,全市法院共收案件21612件,其中中院收案2423件,宝安法院收案最多,共收案5403件。
探因
取消不合理考核指标后是否能改变立案难?
值得关注的是,最高法26日决定,除依照法律规定保留审限内结案率等若干必要的约束性指标外,其他设定的评估指标一律作为统计分析的参考性指标,作为分析审判运行态势的数据参考;坚决杜绝以保证结案率为由,年底不受理案件的做法;各高级人民法院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取消本地区不合理的考核指标。
但一位公检法系统内人士表示,文件的层层下发本身具有延后性,目前可能尚未开始执行。
深圳市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仍将把规范立案工作、提高立案效率作为工作重点,全市法院立案部门对当事人的起诉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积极探索由审查立案到登记立案的工作机制;此外,对案件情况紧急、诉讼时效临近、重大敏感案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要求做到及时立案;对于普通民商事案件,建议当事人通过采取诉前财产保全的方式,及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加强诉前联调和人民调解以及简单的商事案件速裁机制。
但一位深圳基层法院院长却表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年底立案率低的问题恐怕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在司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个法院一年只能处理6万宗案子,但一年却能收到10万宗案子。如果不论什么案子,都全部立案,那么结案率低的时候,社会公众是否会觉得法院效率低,从而对法院产生质疑?”
文/新华社记者 赵瑞希 冯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