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阳光洒进中南民族大学南书院自习室,博士一年级学生李军仔细研读导师李忠斌教授的最新著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恩施州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预测报告》,边看边记。
入学4个月,这个土家族的博士生已经读了近70本关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书,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李军说,进大学不易,自己要珍惜每一天的时光多读些书,毕业后回到梦想起航的故乡,为更多巴山儿女搭建知识的桥梁,圆更多孩子的读书梦。
小平头、宽边眼镜,从外表看,这个年轻博士生和与同龄人没有多少差别。然而,就在这个冬天,当校园里评选年度感动人物的提名发布后,这个小个子男生背后的故事震撼了许多人。
两度因病错失关键考试,从初中肄业、高中四度辍学,到打工3年准备自考,再到成为在校博士生,27岁的李军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砺。
这个巴山儿郎说,10年来的求学经历,他是含着泪在读书路上奔跑,“有梦想,苦酒也能酿出芬芳”。
“我要上学,我要读书”
李军出生在湖北省利川县一个贫困山村家庭。他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拉着他的手,指着家门口海拔1500米的齐岳山跟他说,“读书,是山里孩子走出大山唯一的出路。”
从小学开始,李军成绩始终保持班上第一名。初二时,他还获得了全国英语竞赛二等奖,这是他所在的三教寺中学有史以来获得的最高奖项。
2004年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从天而降。
李军突然晕倒在课堂,经医生诊断,是大脑神经阻塞。以种烤烟为生的李军家,年收入仅1000多元,为了给他治病,父亲不得不卖了家里最值钱的耕牛。
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花光了家里七拼八凑的钱,李军依旧没有痊愈,父母把他接回了家。
那年6月的中考,李军缺席了。看到初中同学陆续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他跑到屋后的山上,对着绵延起伏的大山诉说心中的愿望:“我要上学,我要读书!”
两个月后,当听说离家50公里远的利川三中“为招收优质生源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李军带着对读书的渴求向山外走去。
在利川三中校门口,穿着外公用稻草和化肥袋编织的草鞋,裤子上还露着两个大窟窿的李军被保安拦在门外。
“我和校长是在钓鱼时认识的,他知道我来找他。”李军急中生智,混进了学校。
素不相识的校长被这个怀揣读书梦的山村少年感动,不仅特招了他,还减免了高中3年学费,激励他用心学习,考上大学。
高中时,李军每顿都吃最便宜的饭菜。因为家里农作物连续3年遭遇自然灾害,加上母亲患有严重风湿病要人照顾,家里常常穷得揭不开锅。
生活费用完,没饭吃的李军四度辍学,每次都是靠老师和同学的捐款加上自己半工半读挺过来。
直到现在,利川三中的许多老师都记得,有个家境贫寒,夏天只穿草鞋,冬天不穿袜子的贫寒学子,一直稳居学校年级前三名。
2007年,李军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淮北师范大学(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
当录取通知书来到这个贫寒的家庭时,焦虑多过喜悦,家中更关心的是学费、生活费如何着落。为减轻家里负担,李军选择了北京一所“学费全免、奖学金做生活费、保证毕业就业”的职业院校。
“能读书,再苦的日子也有色彩”
到北京后,李军才发现被骗了—学校不仅不提供奖学金,更不减免学费,也不是之前所说的“统招生”,想到离家时父母的兴奋与期冀,李军瞒住家里,一边打工赚钱一边读书。
2008年3月,因交不起学费,李军被学校开除。
在异乡,没住处、没学历,他来到一家月薪600元的臭豆腐厂做杂工。每天,这个身高仅1米58、体重不足95斤的少年要先后20多次搬运每袋两百斤的黄豆到地下室。
在艰难的环境中,李军咬牙报了自考专科和本科。
从此,不管白天如何劳累,晚上他都会在宿舍看自考教材,同宿舍的工友讥讽他不自量力,妄想出人头地。
面对工友的冷漠,李军默默激励自己,“即使低到尘埃里,我也不愿放弃梦想。”
为有一个更好的环境学习,李军在一所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没有暖气的民房。
下班后,回到住处,李军会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再到学校自习室。即使这样,自习室的学生见到他,还是会躲避不及。
“赶紧滚出去,再看到你,打断你的腿。”因一身的臭豆腐味,李军被学生投诉到教务处,一个领导赶来,指着他气势汹汹地骂道。李军跌跌撞撞跑出自习室,平静下来后,才发现忘了拿书。
李军不敢再去学校自习,就在租住的平房学习。冬天的北京,屋里没有暖气,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房间如何集中精力学习?听人说吃辣椒可以提神驱寒,他一连买了3斤红辣椒,边吃辣椒边看书,经常被辣得眼泪直流。
被他求学精神感动的房东为他送来4床棉被。裹着房东送来的被子看书,李军感觉“不仅是一种异乡的温暖,还有一种被人理解和支持的力量。”
每月600元工资,只够勉强交房租电费、报名费和买书,李军连一件棉衣都买不起。天冷时,他总是将所有能穿的衣服都套在身上,即便如此,每次骑车上班,他仍冻得浑身发抖。一次下雪路滑,李军连人带车摔倒在地,全身麻木,怎么也爬不起来。凌晨6点多,天色昏暗,躺在雪地上,这个一向坚强的少年一度胡思乱想:“会不会就此死去?”他在地上趟了20多分钟,直到几个上早自习的高中生发现了他。
一次,忙完工作的李军偷偷看书,让臭豆腐厂主管抓了个正着,工作9个月的李军以“不务正业”的理由被开除。在这之后,他先后卖过猪肉,当过保安,干过搬运工。无论怎样艰苦,他都坚持学习。
“只要能读书,再苦的日子,都是充满色彩的。”李军说,正是这种信念让自己坚持了下来。仅两年时间,他顺利通过了50多门考试,以超过80分的平均成绩拿到了自学专科、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
“有梦想,苦酒也能酿出芬芳”
在北京3年,李军一次都没回过家,来回几百元的路费,对他和家里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每逢春节来临,看着异乡人陆续回家,本地人一家团聚,他心里特别难受,为了避免触景生情,他索性买了十几个馒头,躲在出租房学习不出门。
2010年6月,捧着大学毕业证的李军回到家乡,告诉父亲,他想考研。为让儿子专心备考,不为经济发愁,从未外出打过工的父亲去了武汉一家建筑工地。
然而,命运再一次跟李军开了一个玩笑。
2011年,因连续多日熬夜奋战和严重营养不良,李军患了重感冒,坚持考完政治、英语后,第二天高烧到40度,虽然他挣扎着爬起来,可是没出门就摔倒了。
英语58分,政治75分,两门专业课0分。考研结束后,李军一度消沉,人消瘦到不足90斤。
在最失落的时候,是一摞摞考研复习资料,一段段求学记忆激发了他的求学斗志,他决定再来一次。
2011年3月,李军带着1000元投奔在广东东莞打工的同学,希望挣到一笔钱后能继续考研。
在东莞,李军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得不转战广州,因为是自考学历,许多企业不承认。
李军说,那是自己人生最迷茫的一段时间,“当苦读换来的学历不被承认时,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痛苦。”
在广州租不起房子,李军仍旧住在东莞同学处,错过回东莞的公交时,李军就和一些流浪人员睡在地下通道。
2011年7月,命途多舛的李军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机,一所高职学校为他提供了月薪4000元的工作。在学校工作的李军开始有充裕的时间复习考研。
2012年,李军顺利考上了中南民族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的研究生,两年后,他继续在校攻读博士学位。
如今,李军正将自己的经历撰写成《农民工的博士梦》一书,初稿已经完成十余万字。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求学经历,让更多人敢于挑战困难,坚持梦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