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昨天上午在京举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中国氢弹之父”、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先生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此前已有24位著名科学家获此殊荣。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可获奖金500万元人民币。
分析
A
为何最高奖
连续3年颁给军工专家?
从2012年开始,最高科技奖已经连续3年颁发给了5位军工专家。
除了2014年度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我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外,获得2012年度最高奖的王小谟院士是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郑哲敏院士为爆炸力学的开拓者;获得2013年度最高奖的程开甲为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张存浩院士则为“中国化学激光之父”。
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表示,如果要实现伟大的民族振兴,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国防能力建设。最高科技奖连续3年颁给军工专家,是国力增强和国防力量不断强大的一个体现,也表现了国家对国防科技建设的重视。蔡言厚还表示,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核心利益上的碰撞日益增多,中国将更加重视军事硬实力的展示。
B
为啥这回最高奖得主
只有一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获奖人数不超过两名,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开评15年来,仅2004年出现空缺。据媒体报道,当年最高奖评审程序微调,往年入围最后一轮却未能获奖的科学家2004年可以跳过初评,直接进入最后一轮,由此导致最后一轮有5名候选人,使投票分散,最终未能产生最高奖得主。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2002年、2006年都只有一名科学家获得最高奖。2002年,时任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秘书长、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院士表示,《评奖条例》并没有规定获奖者必须是两个,“因此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只评出一个人也是正常的”。
C
最高奖得主
近三分之一已去世
15年来,共有25人获最高科技奖,获奖时平均年龄为82.5岁。获奖者中,获奖时年龄为90岁或超过90岁的有4人,其中程开甲院士获奖时年龄最大,为95岁。
年龄最小的获奖者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王选,获奖时64岁。多数获奖者获奖时年龄在80岁以上,获奖时年龄为80岁(含)至89岁的科学家共有15人,占所有获奖人数的六成。
不过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包括“最小获奖者”王选在内,已经有8位最高奖得主离世,占获奖者的近三分之一。
记者还发现,25位已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院士,获奖的时间与他们从事研究所取得成就的时间差都在10年以上,九成获奖者该时间差在20年以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