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视角回应南水北调争议
南水北调工程不是为了调水而调水,它要解决的是受水地区供水保证程度的问题,当北方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时,国家有能力有手段缓解这种危机,如果仅仅把南水北调作为一项简单的供水工程,把每年调多少水作为工程目标,很多问题都解释不了
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从规划到建设,围绕着这一国家工程的讨论、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的正式通水,这一历时60多年的水利工程再次受到广泛热议。
其中,有赞誉者,亦不乏质疑者。比如,造价高昂、调水成本过高、污染隐忧、受水区不愿用水等不一而足。近日,就此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院长许新宜认为,当下的很多观点仅仅是战术层面的争论,理性地看待和评价南水北调工程,需要从战略层次重新认识这一国家工程的深远意义。南水北调工程向北方调水建立在保障汉江中下游用水基础之上,同时亦有缓解受水区生态危机之功能,更长远的意义在于构建“四横三纵”的全国水网格局。
许新宜深度参与了南水北调工程规划设计、研究论证等一系列工作。在他看来,“南水北调工程不是为了调水而调水,它要解决的是受水地区供水保证率的问题,简而言之,当北方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时,国家有能力有手段缓解这种危机。”
他进一步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置办的水资源“家底”,旨在为缺水严重的北方地区提供坚实的供水安全保障,解除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后顾之忧,推动这一地区可持续发展,不能只算经济账。
“每个地区水资源用量都有一个基本负荷,这一部分主要是依靠当地自身水资源解决,我们称之为水资源承载能力。当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爬坡阶段,用水高峰来临时,调水工程就成为供水的保障。”许新宜认为,当下很多人包括部分业内人士对于南水北调的长远意义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如果我们仅仅把南水北调作为一项简单的供水工程,把每年调多少水作为工程目标,很多问题都解释不了。”许新宜说。
优先保障汉江中下游用水
开工于2003年的中线工程,跨越半个中国,它从丹江口开始,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西部穿越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最终将长江水送达缺水严重的京津冀地区,一期工程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
中线源头即是丹江口水库,许新宜将之比喻为北方的“大水缸”、“压舱水”。有了这个水缸,北方缺水严重时,就可以随时调水。譬如,2014年入夏,河南为了应对严重旱情,就通过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从丹江口水库向平顶山市应急调水。
许新宜从这一角度分析说:“之前有些地区为什么不用外调水?因为当时本地天然来水充足,没有必要调水,打个比方,我们缺钱的时候才去贷款,如果你有充足的资金,为什么还要去银行借贷呢?丹江口水库就发挥着类似于银行的功能。”
他进一步分析,调水应以水源地水资源储量为基础,95亿立方米调水量是多年平均调水量,并不是每年都要调95亿立方米。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王浩对此表示赞同。目前,汉江水资源量超过500亿立方米,丰水年最大调水量为123亿立方米,枯水年最少调水量不足60亿立方米。
事实上,当年国务院在批准南水北调工程时已经明确,中线工程调水的前提是在优先保证汉江中下游用水162亿立方米的基础上进行。
王浩指出,在水源区丰水、可调水量多的年份,要先用多用被调水,受水区水库少供水多蓄水,尽量少开采地下水,使之得到休养生息;在水源区枯水、可调水量少的年份,受水区水库多供水少蓄水,并且可以适当地开采一定量的地下水,北调水只作为补充水源。
当然,南水北调为北方提供了用水保障并不意味着可以浪费,许新宜说,对于调水资源的使用始终要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基本原则。
生态安全要下好全国一盘棋
在许新宜看来,南水北调的另一重使命就是恢复受水区生态。“华北地区长期干旱,对生态的亏空过多,已经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状态,生态非常脆弱。”他说。
以海河流域为例,自1956年有水文观测资料以来,一直到2010年,降水呈明显减少趋势,在1956~2000年这个长时间段中,海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是535毫米,在2000~2010年间,这一数据就下降到491毫米。
在降水减少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海河流域水资源量减少更为明显,1956~2000年和2001~2010年海河流域水资源量分别为370亿立方米和260亿立方米。
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这一地区水资源需求急剧增长,从1985到2006年,海河流域年用水量从344亿立方米增加到了410亿立方米,增加了66亿立方米,增长了近20%。
在此背景下,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接近70%,地下水资源开发率接近125%,海河流域供水主要依靠超采地下水维系,地下水超采量近1300亿立方米。
长期过量开采导致华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地下漏斗区,《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华北平原东部深层承压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面积达7万多平方公里,部分城市地下水水位累计地下水下降达30~50米,局部地区累计水位下降超过100米。
受访专家表示,中线通水后,可以通过水资源置换,将现在超采地下水、挤占农业和生态用水为主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逐渐归还农业和生态、减少地下水超采,逐渐偿还历史生态欠账。
王浩指出,中线通水后,受水区将形成当地水与外调水、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供水的局面。届时受水区各种水资源的供水优先顺序为:南水北调水—当地地表水—当地地下水。“用好用足北调水,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和避免地下水超采,用长江水置换华北的地下水,让地下水休养生息,作为战略水源。”他说。
不仅如此,由于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北方持续性干旱与部分地区洪涝并存,南方的暴雨洪水和季节性的干旱少雨兼具,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水资源危机。在此背景下,受访专家表示,水资源的利用和调配不能限于一地一域,应站在整个国土布局的层面,进行水资源的互通利用,以实现整体的优化配置。
“四横三纵”水网均衡水资源安全
从区域资源现实观察,对于南水北调这一世纪工程的建设,许新宜认为,这是由中国的资源禀赋决定的,同时,也是构建中国“四横三纵”国家水网的必然。
一方面是水情,如果以长江干流为界线,划分为南方和北方,南方国土面积占全国36%,水资源量比重却达到81%,与之相比,北方国土面积比重为64%,水资源量仅占19%。
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经济带,黄淮海流域已成为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人均水资源量462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其中京津两市所在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92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7。
另一方面是区域现实,黄淮海流域总人口4.4亿,约占全国人口的35%,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35%,人口密度、城市布局均处于全国前列。华北平原还是中国三大粮食主产区之一。
同时,受资源和区位等因素影响,中国工业布局历来南轻北重,偏重的工业结构进一步造成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局面。
从国家发展的基础条件观察,电网、路网、讯网、水网四大基本网络的完备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目前,电网、路网、讯网发展非常迅速,相比之下,由于投资较大,经济效益不高,水网建设发展最慢。
从更长远的视野分析,受访专家表示,南水北调不能仅仅定义为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基础性工程,更是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骨干性工程,它将丰水的长江流域与缺水的黄淮海流域实现联通互补,组成一个大水网,将全国三分之一的水资源纳入了联合配置范畴,形成“四横三纵”总体格局。
许新宜说:“通过对水量跨流域重新调配,可协调东、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关系,达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优化配置目标,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受访专家进一步总结,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联合调度,南水北调来水与北方水资源可以实现相互补偿。这种补偿分配,可以将南水北调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农村单元和黄河的辐射供水区域,从而实现黄淮海流域更大范围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绍飞)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