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北京有风,天气寒冷。快递员窦立国辗转呼家楼、双井、磁器口,却不是送快递,而是取居民捐赠的二手衣物和书籍,之后分拣运往贫困山区。
1996年,窦立国从家乡吉林四平来京,做过保安,当过厨师,最后送起了快递。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敢想敢做的他当上了快递公司区域经理。
因快递改变命运的窦立国,如今也在努力改变更多人的命运。2014年,通过他收集寄往贫困地区的衣物就超过10万件,他还利用收集的旧书建立了6间乡村图书馆。
收捐旧衣物
快递哥做公益成名
窦立国现在是“红人”,他以快递系统劳模加上公益志愿者身份,在去年9月,成为阿里巴巴上市的敲钟人之一。此后,穿着快递工服的他,出现在《我是演说家》等热播节目和新闻报道中。
9日中午,在北京电视台,刚录完节目的窦立国匆匆卸了妆,头上的发胶来不及洗掉,就开始了收衣物的行程。面包车辗转在大街小巷中,窦立国不断打电话与人对接取衣物的地点,间隙向记者回忆自己的奋斗故事。
窦立国老家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的一个村庄,初二只上了一学期课,因为家贫也因为实在不爱学习,他辍学了。到当地煤矿做了两年矿工,又到大连当了两年水手后,1996年,窦立国开始闯荡北京。先是当保安,后来学厨师,还做过广告公司业务员,那时也遇到了心仪的对象。2004年,窦立国和妻子一起,当起了快递员。
面包车驶到了呼家楼一小区附近,赠送衣物的居民还没有收拾完成,窦立国与司机走进一家川菜小饭馆解决午饭。吃着小炒肉丝,窦立国又想起了早些年的窘迫生活。
窦立国如今还珍藏着女儿小时候啃鸡腿时拍的相片。“那时候偶尔买一个鸡腿,也是给女儿吃,大人舍不得吃的。”窦立国说,来北京18年,他曾住过地下三层,然后换到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半地下室,然后搬到地面居住,从一家三口挤在7平米的小房间,到现在可以体面地租房,还在老家买了150多平米的大房子。
“如果没有来北京,没做快递,我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窦立国说着,脸上掠过自豪的表情。
下午1点多,窦立国如约来到居民冯星家中取衣物。进门之前,担心带着摄影记者会“吓着”对方,他特意电话报备。开门的是一位大姐,见到窦立国的第一句话就说,“窦哥,今天早上还在电视上看到你了。”
窦立国与冯星互相添加微信号后,将七大袋旧衣物搬下五楼。窦立国说,这算是个人捐助中的“大户”了,他来回几趟才运到楼下。
下午2点多,“窦哥”又到双井一家旧衣物接收点取衣物。这个接收点是一家美容店,店主专门腾出一间小屋子,附近居民可将衣物、书籍送到这里,窦立国隔几天去收一次。窦立国说,这样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随后,窦立国又到磁器口一处旧物接收点。这是一家贵州人办的酒店,老板听说很多物品都送往贵州山区,也参与了进来。
不到4点,跑了三个地方,一辆大金杯面包车已经塞得满满。窦立国赶到五环外一个自费租来的仓库,将收集来的旧衣物卸下。5点多,终于回到市区。
建乡村书屋
架通外界心灵之路
如果只是一个快递员,不可能被这么多人记住。窦立国自己也说,“很多人认可我,跟我做公益有关。大家会觉得,原来公益不只是有钱人的事儿,我一个快递员,也可以从志愿者做起嘛。”
如今已是快递公司区域经理的窦立国,负责日常经营管理,还要谈些重要客户维持业务联系。窦立国说,做公益耗时间耗精力,但他仍坚持每年将四分之一的收入投入进来。
他的坚持,也缘于快递。2010年夏天,一位客户邀请窦立国去参加志愿活动,走访河北贫困地区,为当地的困难户送粮食。走访中,窦立国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老父亲,这么多年来,也是这样种地喂牛。从那一刻开始,窦立国立志要为别人多做点什么。
此后,窦立国经常参加志愿活动。2012年他结识了一名小伙子。因为两人都出身贫寒,聊着聊着就聊到从小很想看课外书,却没有钱买的往事。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为穷人家的孩子送书。于是窦立国立即行动,一个月后,他找了一辆金杯车,将大家捐的书和旧衣服,送到了四川凉山地区。
过去几年,他们面临的难题之一是场地。大量衣物没地堆放,窦立国就在公司附近的自行车车棚里堆着。“冬天很冷,我和志愿者们就蹲在车棚里,一件件地挑选整理,找出那些让我们自己满意的衣物,再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送去,这样才是真的温暖。”窦立国说。
能如此快地得到市民的支持,也与迅猛发展的新媒体有关。初中文化的窦立国,却不“老土”,他学会了运用自媒体,开通了名为“快递哥窦逗”的微博,公布捐物电话、地址和微信。目前,微博已有近万名粉丝,微信加满5000人。
如今,窦立国在北京已有31个旧衣服和图书收集点,受助人遍布四川、河南、贵州、甘肃、河北等地区。仅2014年,他就运送了将近12万件衣服。
窦立国还建了6间乡村图书馆,4间在河南息县,一间在甘肃,一间在河北。每间图书馆有近5000本书,1000多本是儿童读物,其他是针对大人的书籍。
2014年12月底,河南第四间图书馆落户,他在微博中这样写道,“不知道之前的书屋老乡们喜不喜欢,不知道这个时代看书的人还多不多,当我走进用我们辛苦收集整理的书建成的书屋时,我的顾虑打消了,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在乡村还有许多爱书之人,还有很多人坚信读书产生力量。”
或许跟自己上学不多有关,窦立国说,“我没有那么多钱为乡村修建通往外界的道路,但是我建立乡村书屋,希望架起乡村人通往外界的心灵之路。”
组公益团队
“吾心为爱”播善意
历史的车轮在前行,窦立国感叹着北京和快递行业的变化。
相比18年前,一栋栋高楼起来了,北京越来越现代化了;举办的国际盛事越来越多,作为身在其中的新市民,窦立国觉得挺自豪。
快递行业的变化更是惊人。2004年涉入快递业时,窦立国和同事们骑着自行车,满北京跑,一天也就送七八件快递。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网上购物的盛行,窦立国运送快递的车,从自行车变成了三轮车,然后变成电动车,再变成面包车,“送快递也分片分区域了,一天送的件儿是当年的几十倍,收的件儿一天也得100来件。”
窦立国也从一个低收入者,变成了年薪四五十万的高管,从一名快递员,变成一个小有名气的公益人士。
他的公益思路,也正在发生转变,“想从单兵作战,变成团队力量”。
今年年初,他将公益项目挂靠在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下,获得了公募资格,他的团队壮大到了五个人。
他介绍说,另外四个发起人,一个是曾跟他在地震灾区救灾的好兄弟,另外三个大妈比较有时间有精力。他们给项目起了个直白的名字,“吾心为爱”。窦立国说,"吾’谐音为‘我’和‘五’,期望今年能发挥我们团队的力量”。
今年,窦立国还有一些目标和任务要达成。最近,他正与河北一个村委会接洽,期望将乡村图书馆开设在村委会,由当地老师管理,让村民都能去看书,“不仅局限在学校里,这样大人和孩子都能读读书”。
窦立国希望今年能建成12间乡村图书馆,再把那些挑出来不能送人的二手衣服做成手工艺品,既环保又美观。
窦立国还有一个愿望:在北京建立100个二手衣物接收点。他说,旧物回收,也是为北京环保做贡献,同时还能帮助一些贫困老乡。
在北京这个城市,窦立国收获了很多善意和正能量。同时,他又把善意传递出去。这个40岁的汉子,曾用脚步丈量了北京几乎每一片土地,他说,“北京是我梦想成真的地方,我在北京,我爱北京。”
本版文字京华时报记者
许昌兵孙雪梅任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